首页成语词典附骥攀鸿附骥攀鸿的故事

附骥攀鸿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jì pān hóng

基本解释攀:攀附;鸿:天鹅。比喻依附他人以成名。

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暂未找到成语附骥攀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附骥攀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敢高攀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业峻鸿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周振甫注:“业峻鸿绩:即业峻绩鸿,功业高,成绩大。”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云集景附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仪,各方响应,云集景附,势必大强于法。”
人中骐骥《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众心归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随世宗征伐,屡建大功,众心归附。”
依丱附木
依草附木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倚草附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凤附龙攀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判若鸿沟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哀鸿满路清 洪昇《长生殿 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哀鸿遍地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哀鸿遍野《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夤缘攀附《明史·尹直传》:“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
如蚁附膻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孤鸿寡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向日蚕桑动,忽相逢孤鸿寡鹄,无门投控,飞鸟依人情可悯。”
家骥人璧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下》:“穆庙时,寓内承平,荐绅韦布,操觚令简,家骥人璧,云集都下。”
寒附火者
展其骥足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嵬目鸿耳明·瞿佑《剪灯新话》序:“所惜笔路荒芜,词源浅狭,无嵬目鸿耳之论以发扬之耳。”
巨学鸿生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引律比附《明律·名例·刑律》:“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引律比附。”
形影相附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今已决策于此,又念贱父子二人形影相附,别无子弟可将事者。”
形表影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唩之徒,望形表而影附。”
怀敌附远汉·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三幅屏,八体皆备,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怒猊渴骥《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