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披枷戴锁披枷戴锁的故事

披枷戴锁的成语故事


拼音pī jiā dài suǒ

基本解释见“披枷带锁”。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正行时,忽见有十数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


暂未找到成语披枷戴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披枷戴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牛九锁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不共戴天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不同戴天《公羊传 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举首戴目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乘车戴笠晋 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云迷雾锁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巴的到绿杨渡口,早则是云迷雾锁黄昏后。”
五月披裘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倾耳戴目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冠山戴粒《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利缰名锁元·王喆《转调丑奴儿》:“利缰名锁休贪恋,韶华迅速如流箭。”
利锁名缰宋 方千里《庆春宫》词:“人生如寄,利锁名缰,何用萦萦?”
削发披缁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剪发披缁唐·蒋防《霍小玉传》:“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
剪发披褐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
北门锁钥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第五卷:“寇莱公守北门,虏使经由,问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答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名缰利锁宋 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含牙戴角《淮南子·修务训》:“含牙戴角,前爪后距。”
含齿戴发《魏书·韩子熙传》:“遂乃擅废太后,离隔二宫,拷掠胡定,诬王行毒,含齿戴发,莫不悲惋。”
噙齿戴发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奉先你是个男子汉,顶天立地,噙齿戴发,与老婆做不的主,要你何用。”
夫负妻戴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
好戴高帽《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带月披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
应风披靡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张冠李戴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愁眉锁眼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感恩戴义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感恩戴德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感戴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