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甘忌辛的成语故事
拼音lùn gān jì xīn
基本解释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出处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
暂未找到成语论甘忌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论甘忌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品头论足 |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
论长说短 | 清·褚人获《坚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课论长说短,欲诉无门。” |
含辛茹苦 |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经邦论道 |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苦尽甘来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
论黄数白 |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
珠玉之论 | 《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
平心而论 |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六》:“而佳者反弃去,殆不可晓。平心而论,则惟《天地长留集》所取为当。” |
甘拜下风 | 清 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
甘之如饴 | 宋 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正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
一偏之论 | 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
美食甘寝 | 唐·陈翰《异闻集·庐江冯媪》:“媪不之异,又久困寒饿,得美食甘寝,不复言。” |
论德使能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 |
咽苦吐甘 | 《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
食甘寝安 | 《北史·恩幸传·赵默》:“及诉将获罪,默因构成以诛之,然后食甘寝安,志于职事。” |
格杀勿论 | 清 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
耳食之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相提并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
同甘共苦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投鼠忌器 | 汉 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
评头论足 | 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 |
议论纷纷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
甘心首疾 | 《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长篇大论 | 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
论功行赏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
讳疾忌医 |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论资排辈 | 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