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利诱威胁利诱威胁的故事

利诱威胁的成语故事


拼音lì yòu wēi xié

基本解释利诱:用利益诱惑;威胁:恐吓。形容软硬兼施,使别人顺从。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但是他们经不起帝国主义的利诱威胁。”


暂未找到成语利诱威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利诱威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本万利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下车作威《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下马作威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郡,畏其下马作威,吏民竦息。”
下马威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
不知利害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不私其利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丰功厚利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乘利席胜《汉书·蒯通传》:“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荥阳乘利席胜,威震天下。”颜师古注:“席,因也,若人之在席上。”
乡利倍义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乡利倍义乎!”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战国策 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争名夺利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争名竞利宋·秦观《自警》诗:“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
争名逐利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青衫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
争权夺利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争权攘利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什一之利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
仁言利博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仁言利溥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后汉光武二十》:“仁人之言,其利溥如此哉!”
从中渔利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说其改醮,已则从中渔利,藉以餬口。”
以利相倾
以利累形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伶牙利齿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
作威作福《尚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作福作威语出《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修旧利废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假虎张威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忠孝记·欲进谏章>》:“费尽他机智,只是要贪名固位,假虎张威。”
元亨利贞《周易·乾·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合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