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雉驯童的成语故事
拼音xiá zhì xùn tóng
基本解释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后因以“狎雉驯童”誉人政绩。
出处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
暂未找到成语狎雉驯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狎雉驯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反老还童 |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
返老还童 | 《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
鹤发童颜 | 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
瘦童羸马 | 《南齐书·伍乔传》:“诗词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
白叟黄童 | 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
儿童走卒 | 宋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
童山濯濯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
濯濯童山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
童心未泯 | 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 |
呼卢喝雉 | 宋·陆游《风顺舟行甚疾戏书》诗:“呼卢喝雉连暮夜,击兔伐狐穷岁年。” |
淫言狎语 | 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洪遂初》:“(襄城)一日偶至书院中,见案上一帙,观之,乃春画也。每幅有洪诗,多淫言狎语,遂为逐客。” |
五尺之童 | 《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
家鸡野雉 |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七卷:“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贱厌家鸡,爱野雉,皆进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
牛童马走 |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
齿豁头童 |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
头童齿豁 | 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
桀骜不驯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
雉伏鼠窜 | 明·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将出师,天威所至,雉伏鼠窜,无有遗者。” |
雉头狐腋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
返老归童 | 《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
二童一马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
反老成童 | 《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
黄童白颠 | 明·袁宏道《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 |
淫朋狎友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姚公子]自恃富足有余,豪奢成习。好往来这些淫朋狎友,把言语奉承他,哄诱他,说是自古豪杰英雄,必然不事生产,手段慷慨,不以财物为心,居食为志,方是侠烈之士。” |
童牛角马 | 汉 扬雄《太玄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
童颜鹤发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
桀骜难驯 | 《清史稿·土司传六·甘肃》:“故土官易制,绝不类蜀黔诸土司桀骜难驯也。” |
童男童女 |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