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立功赎罪立功赎罪的故事

立功赎罪的成语故事


拼音lì gōng shú zuì

基本解释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出处《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暂未找到成语立功赎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立功赎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三十而立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祖功宗德《孔子家语 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歌功颂德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功亏一篑《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居功自满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失败是成功之母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亭亭玉立《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讴功颂德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鹤立鸡群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将功补过《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德容言功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处实效功
当机立断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功成名就《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罪上加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死小四,罪上加罪。”
茕茕孑立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急功近利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文治武功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将功折罪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点起人马,随我追赶出来。”
立地书橱《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立竿见影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安身立命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汗马功劳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丰功伟绩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妨功害能汉·李陵《答苏武书》:“而防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
同功一体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