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捭摧藏的成语故事
拼音lā bǎi cuī cáng
基本解释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出处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暂未找到成语拉捭摧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拉捭摧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 张天翼《儿女们》:“天门口是个要隘,非造门栅不可。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
一山不藏二虎 | 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
七拉八扯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我便和他七拉八扯的先谈起来,喜得他谈锋极好,和他谈谈,倒大可以解闷。” |
不藏不掖 | |
东扯西拉 | 《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
东拉西扯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
东藏西躲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
东躲西藏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
丢三拉四 | 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
中心藏之 | 《诗经·小雅·服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丹之所藏者赤 | 《孔子家语·六本》:“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 |
为虺弗摧 | 《国语 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 《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
九牛拉不转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
五藏六府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窃,五藏六府。” |
什袭以藏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人家竞相传钞,什袭以藏。” |
什袭珍藏 | 《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 |
什袭而藏 | 宋 张守《跋唐千文帖》:“当与夏璜赵璧什袭而藏。” |
兰摧玉折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剖腹藏珠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
包藏奸心 | 三国 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
包藏祸心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匿影藏形 | 元 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半半拉拉 | 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 《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
占着茅坑不拉屎 | 邓小平《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这样的领导干部,索性请他好好休息,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 |
卧虎藏龙 |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