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火龙黼黻火龙黼黻的意思
huǒlóng

火龙黼黻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出处《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例子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基础信息

拼音huǒ lóng fǔ fú

注音ㄏㄨㄛˇ ㄌㄨㄥˊ ㄈㄨˇ ㄈㄨˊ

繁体火龍黼黻

感情火龙黼黻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火龙黼黻的意思解释、火龙黼黻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炉火纯青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灯蛾扑火比喻自己找死。
    攀龙附凤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龙飞凤舞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明若观火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趁火打劫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生龙活虎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龙腾虎跃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群龙无首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直捣黄龙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火烛银花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赴汤蹈火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刀耕火种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钻木取火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龙争虎斗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一条龙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龙驭上宾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香火姻缘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飞蛾扑火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如火如荼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薪尽火灭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万家灯火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