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文武双全文武双全的意思
wénshuāngquán

文武双全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例子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wén wǔ shuāng quán

注音ㄨㄣˊ ㄨˇ ㄕㄨㄤ ㄑㄨㄢˊ

繁体文武雙全

感情文武双全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

谜语

近义词文武全才能文能武

反义词不文不武

英语be well versed in both polite letters and martial arts

俄语уметь воевáть и оружием и пером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文武双全的意思解释、文武双全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双凫一雁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照单全收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
武不善作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双栖双宿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止戈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短褐不全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以文乱法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识文断字知晓文字。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经文纬武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全科人儿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形神不全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繁文缛节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一文不名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十全大补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扬威耀武见“扬威曜武”。
文山会海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文治武功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踵武前贤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表面文章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入文出武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