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ngróng

孔融


拼音kǒng róng
注音ㄎㄨㄥˇ ㄖㄨㄥˊ


词语解释

孔融kǒng róng

  1. (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因触犯曹操,降为太中大夫,被杀。善诗文,辞采富丽,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名篇。明人辑有《孔少府集》

翻译

  • 英语 Kong Rong (153-208)​, poet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 德语 Kong Rong (Eig, Pers, 153 - 208)​

国语辞典

孔融kǒng róng

  1. 人名。(西元153~208)​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立学校,表儒术,后拜大中大夫,为曹操所杀。

网络解释

孔融 (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概述内图片来源:)

分字解释


※ "孔融"的意思解释、孔融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孔融造句


  • 1.《中国青年报》(2015年07月18日01版)7月17日,童学馆的孩子通过体验“孔融让梨”的故事,感知谦让美德。

    2.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孔融 

    3.北京市发行《孔融让梨》纪念邮票首日封。

    4.曹操对孔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

    5.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字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父亲从小对我——他这个小儿子的特别家训。

    6.与此同时,他还派人去颍川,将武安国召回来征求其意见,一旦与袁遗谈不拢,孔融将抛开一切,毫不犹豫的向袁遗发兵。

    7.让贤在儒家学说里也不是不倡导,孔融知道自己才德寡薄,理应效仿先贤。

    8.回到高密后,孔融待之甚厚,告诉手下僚属称之为郑君,不得直呼其名。

    9.宗宝在孔融的体系里,地位仅次于准神将级的武安国。

    10.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

    11.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1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2.源于济宁市的传统德育故事《孔融让梨》将登上“国家名片”。

    13.我们只知道去宣传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这样的生活事迹,去展现他们的美德与聪颖。

    14.近日在诸多报刊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一份失落的传统文化名单”,其中就有“孔融让梨”。

    15.我们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长大,却来反思该不该把这个故事再讲下去。

    16.怎么说呢?孔融仗着八斗才高,以及士林的人望,一逮到机会就戏弄,甚至嘲笑曹阿瞒。

    17.董承佯装不知,还兀自要介绍孔融、杨彪。

    18.当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也把祢衡吹成“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

    19.本报济南4月12日讯记者今天从济南市邮政部门获悉,源于我省的传统经典故事《孔融让梨》将“走上”邮票,并在今年“六一”节在济南举行首发式。

    20.曹操大怒,下令将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处死,并株连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