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g

应物


拼音yìng wù
注音ㄧㄥˋ ㄨˋ

繁体應物

词语解释

应物yìng wù

  1. 顺应事物。

  2. 犹言待人接物。

引证解释

  1. 顺应事物。

    《庄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锺泰 发微:“‘应物无方’,言不执滞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宋•欧阳修 《道无常名说》:“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以执道为本。”
    《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 犹言待人接物。

    《晋书·外戚传·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
    《隋书·循吏传·刘旷》:“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明•孙柚 《琴心记·挑动春心》:“你看他清标应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气逼人,似野鹤之出羣。”
    清•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虽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

国语辞典

应物yìng wù

  1. 待人接物。

    《晋书·卷九三·外戚传·王蒙传》:「虚己应物,恕而后行。」
    《隋书·卷七三·循吏传·刘旷传》:「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网络解释

应物

应物,汉语词汇。

拼音:yìng wù

释义:1、顺应事物。2、犹言待人接物。

分字解释


※ "应物"的意思解释、应物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应物造句


  • 1.尿素均匀沉淀体系中,反应物浓度的不同使粒子呈现出形貌的多样性。

    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4.自唐末北宋以来,人们开始称韦应物为山水田园诗人。

    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 

    6.故人各在天一方,相望落落如晨星。韦应物 

    7.方应物拉不下脸去讨饭吃,简直夏虫不可以语冰!他一赌气回到屋中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8.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 

    9.殷富贵果真积极地派人给尹继善铺好了床,把他的一应物事也搬来过来。

    10.这样吧,叫弟兄们把火药等一应物品搬到刘大垸,等天黑再在公路上作业。

    11.又如韦应物(737—约791)的《咏徐正字画青蝇》: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

    12.其他人见状便都散去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外人能说什么?一晃到了夕阳西下时,方应物最终被逼着做了整整半日农活,直累的腰酸腿软。

    13.根据研究经验,方应物判断出这四五个人就是所谓的帮役,也叫白役,用上辈子的说法就是坏事无所不能的临时工,而那位服色鲜明的人则就是在编人员了。

    14.在路人异样目光里,方应物率领族人押着谭公道等人,走进了淳安县县城的西门,也就是环翠门。

    15.倘若方应物是本地士绅名流,那便决然不同了。

    16.原来刚才方应物对着谭公道声称,要去向县尊递父亲留下的禀帖并求见,其实是一个诈术。

    17.如果我们知道生成物的焓减,去反应物的焓的值,它是个态函数,原则上我们可以做到。

    18.急性相反应物在对微生物的固有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19.上面是生成物,下面是反应物,非常简单,因为我知道如何计算所有这些配分函数。

    20.重点研究了过渡态的虚振动模式,它指向反应物和产物,说明这些驻点均位于正确的反应途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