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shù

士庶


拼音shì shù
注音ㄕˋ ㄕㄨˋ


分字解释


※ "士庶"的意思解释、士庶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士庶造句


  • 1.有贵游士庶好衣胡服,为豹皮帽,妇人则簪步摇。

    2.女公子:先秦时以“公子”称诸侯之子,其女儿则称“女公子”,后以此称门第高者家女儿,渐渐士庶之家女儿也以此称呼。

    3.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4.比年大开海禁,闽、粤之士庶出洋谋生者,实繁有徒,以致南洋各埠、新旧金山、英、美、西、葡各国设立苛例杜绝华人,在彼者亦逼作苦工,流离困辱。

    5.千人聚集,“喧呼动地,蕃客士庶观者,莫不震骇”。

    6.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

    7.自永徽之后,皆用帷幔,帽裙至颈,渐为浅露,无复遮蔽,士庶竟相仿效。

    8.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9.天子見怪則修德,諸侯見怪則修政,大夫見怪則修職,士庶見怪則修身,神不能傷道,妖亦不能害德。

    1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1.是年夏,沈荩至武汉活动,与唐才常等联络兵勇及官绅士庶,广发富有票,着手组建自立军,仅两湖地区入会者已达两万之众,其势不可小觑。

    12.由此可见,东晋门第观念在婚媾中占绝对地位,“士庶不婚”无可动摇。

    13.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