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

民力


拼音mín lì
注音ㄇㄧㄣˊ ㄌㄧˋ


词语解释

民力mín lì

  1. 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

引证解释

  1. 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左传·昭公十三年》:“令尹 子期 请伐 吴,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脩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汉书·五行志上》:“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兴。”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岁借民力,条之於版。”
    宋•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殫。”
    邹韬奋 《经历·立场和主张》:“军力必须和民力配合起来,才有动员全国力量一致对外的可能。”

  2. 人的体力。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国语辞典

民力mín lì

  1. 人民的财力、物力、劳力。

    《左传·昭公十三年》:「未定国家,而用民力。」

网络解释

民力

民力,汉语词汇。

拼音:mín lì

释义:1、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2、人的体力。

分字解释


※ "民力"的意思解释、民力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民力造句


  • 1.因朱有生前曾上奏折表示“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故明英宗下旨命“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

    2.二世昏庸懦弱,实权在赵高之手;赵高乃奸恶阉人,结党营私,把持朝政,阴险歹毒,滥征民力,终引秦廷危机,天下巨变。

    3.汉初积贫积弱,民生凋敝,为了保养民力,增殖人口,就要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4.他说,我“富有四海”,一天换十套新衣服都可以,但这是民财民力,不能浪费。

    5.赋歛无度,以夺民财,多发繇役,以夺民时,作事无极,以夺民力,百姓愁苦,叛去其国,楚灵王是也;作干溪之台,三年不成,百姓罢弊而叛,及其身弒。

    6.更有甚者,瞎编些神仙故事来忽悠人,欺世盗名,秦皇汉武这些雄材大略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入其彀中,不惜民力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7.阳泉争矿运动的高涨,激励和鼓舞了全省人民争回矿权的意志和决心,而“官吏知民力率不可当,士大夫多起抗争”。

    8.人民党还考虑为盟友留出位置,鉴于在大选中的出色表现,湿婆军党、奈杜的泰卢固之乡党和帕斯万的人民力量党预期都将得到部长职位。

    9.九十周年不夜天,中华健儿若等闲;九州同奏东方曲,人民力量胜似天;南海一隅春雷震,改革开放花万千;共同发展和谐路,生活富裕比蜜甜。

    10.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四方孰不敛衽来朝?那时我等再挥师北上,然则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11.初,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

    12.如此重困民力,真犹如以犬食人,市人苦于虐政,怨谤载道,恨幕府入骨,直呼徳川纲吉以“犬公方”。

    13.并董劝民间,自于田畔多开沟洫,民力不足,官助其成,岁岁修治,毋许湮塞。

    14.现场警民力量对比悬殊,暴雨将市民困住.

    15.臣闻之,以谋胜国者,益臣之禄;以民力胜国者,益民之利。故上有羡获,下有加利,君上享其名,臣下利其实。故用智者不偷业,用力者不伤苦【造 句 网】,此古之善伐者也。

    16.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17.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身侧乎!

    18.以其富有四海、驭使民力从不恤惜,他们若想另外取材美隆其宫室,理当无所不能。

    19.归根到底,打仗拼的就是国力、民力!主公如今坐拥四大州,而曹操只有兖州四郡和淮南一部,总体实力不及主公一半,主公只需整军养民,富强自己,静观天下。

    20.秦朝始皇帝和二世都贪得无厌,穷奢极侈,滥用民力,他们自己不正,如何正人,不过短短十几年这个短命的王朝就被农民起义军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