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

作揖


拼音zuò yī
注音ㄗㄨㄛˋ ㄧ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作揖zuò yī

  1. 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make a bow with hands folded in front;

翻译

  • 英语 to bow with hands held in front
  • 法语 salut militaire

引证解释

  1. 旧时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后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金老 ﹞只得作揖别了。”
    《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 贾大少 ﹞説着,便作揖下去。 黄胖姑 连连还礼。”
    艾芜 《我的青年时代》二一:“在山顶上看见下边的村子,笼着过新年的氛围气……有穿新衣的男子,恭恭敬敬地跟遇见的人作揖。”

国语辞典

作揖zuō yī

  1. 一种敬礼仪式。执礼人双手抱拳,朝受礼人先高拱,后下拜。

    《红楼梦·第七回》:「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
    《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群人来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

网络解释

作揖

作揖,汉族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相对于庶民打招呼的万能性礼节“拱手”,“作揖礼”是士相见或感谢时常用隆重性的礼节。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磬折(30、45度不等),表示向人敬礼。因为不需要触碰手部,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手有更卫生的特点。然而,近代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接受并使用握手礼,像作揖这样优美的见面的行礼方式却渐渐地被中国人所摒弃甚至遗忘。

注:“作揖”二字,在口语中常读为平声韵,规范读音应为zuò yī。

分字解释


※ "作揖"的意思解释、作揖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作揖造句


  • 1.他不慌不忙,向两个汉子打拱作揖,表示谢意[造 句 网]。

    2.如“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艄公摇橹,作揖打躬讨船钱”是拟人联;“贾岛醉倒非假倒,刘伶饮。

    3.蒋云大忙打恭作揖说:“再宽延二、三天我准定有回音!”。

    4.话毕,从山后的林荫庇中走出一人,欠身作揖。

    5.县太爷在官序上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遇见上峰的门官、役卒也得满脸堆笑,打躬作揖,逢上司差遣,更是唯唯诺诺,慎言慎行,毫无为官的威福之厉。

    6.傅小蛙收起木牌,作揖谢道:“谢秦师傅!”。

    7.说着她不停地打躬作揖,脸上笑嘻嘻地说不出的谗媚。

    8.族长见状知道炫龙是答应了,忙带着大伙不停的磕头作揖千恩万谢感激不尽。

    9.行经之地,侍卫军所属,无不俯首帖耳,恭恭敬敬作揖执礼,仿佛望风之草,一时间蔚为大观。

    10.当然仪式不见得最少,中国人历来对赵公元帅的礼拜最勤,对关公的作揖最多,但这算是信仰吗?其实,不管有多少野狐禅,信的是钱,仰的是利而已。

    11.掌柜的裴百安忙跑过来,冲着钟世文一作揖,满面堆笑的问道:在下见过钟少爷。

    12.急得老头直朝马银满打拱作揖。

    13.那太监可是段誉身边的红人,平常那些王公大臣见了他,都得打拱作揖,礼让三分,几时受过这等闲气?直气得面红脖子粗,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14.狄风一进虞府,首先便里面的气势震撼住了,但见虞府的房屋雕梁画栋,院中杂花生树,有几位女婢正在浇花,见了虞一公和虞儿的面,忙打千作揖唤着老爷小姐。

    15.转眼瞥见包厢里坐着诸葛云飞等三人,一桌丰盛的酒菜,不由略略皱了皱眉,打躬作揖的对着称呼为王公子的客人说道:这个刘三,真不会办事。

    16.这时,楼下匆匆跑下来一个年轻小伙儿,又是作揖又是道歉,原来,是这个小伙子干的,他就住在王正军的楼上。

    17.淑人作揖申谢,韵叟不及阻止,但诫以后不得如此繁文。

    18.林群大吹法螺、信口开河,学着前几日的模样,磕头作揖,没几下又把脑袋砸出血来。

    19.赵云将梨花枪插在地上,神态卑谦,抱拳作揖道。

    20.月31日,在驯兽师指挥下,广西南宁动物园的老虎和狮子给游客作揖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