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卞和


拼音biàn hé
注音ㄅㄧㄢˋ ㄏㄜˊ


词语解释

卞和biàn hé

  1. 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引证解释

  1. 春秋 楚 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 楚厉王 和 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 楚文王 即位,他抱璞哭于 荆山 下, 文王 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参阅《韩非子·和氏》、 汉•刘向 《新序·杂事五》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 卞和 献宝, 楚王 刖之。”
    唐•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 卞和 耻。”

国语辞典

卞和biàn hé

  1. 人名。春秋楚人。于荆山得璞玉献于楚王,两次见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

网络解释

卞和

卞和,又作和氏,春秋时楚国人。是和氏璧的发现者。

《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给予膑刑惩罚,后“泣玉”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留有“卞和献璧”“卞和泣玉”等故事。

不能完全确定到底有关卞和的籍贯问题,因为《中国名胜词典》、《涂山荆山记所见》提到卞和以及卞和洞,目前在蚌埠市怀远县不仅有荆山和卞和洞(当初发现以及打磨和氏璧的地方),而且涂山也是隔河相望。

分字解释


※ "卞和"的意思解释、卞和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卞和造句


  • 1.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

    2.此后,民间出现了一种以卞和为原型的工艺品,名之“不倒翁”。

    3.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

    4.又有成语“楚才晋用”、“卞和泣玉”,讥讽(或自嘲)湖北虽拥才趸才却不善用才和识才。

    5.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6.隋侯救蛇得宝珠,卞和献玉躯体残。

    7.听到随侯珠,王轩脑子一炸,春秋有二宝,卞和之璧和随侯之珠。

    8.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璞玉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璞玉并请玉工剖开它。

    9.卞和献玉、三顾茅庐、司马荐贤、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2800年的历史,在这里精彩演绎。

    10.没事的时候叶辰就在想,找到和赤壁的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

    11.于是,卞和不顾山高路险,一路追寻来到五道峡,找到了美玉。

    12.“和氏壁”早已失传了,品质如何难以考证,不过倘若卞和能活到今天,则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

    13.遂从怀中掏出一物,正是那卞和所献楚庄王之和氏璧雕成的玉玺,赢政得之后又以咸阳之龙脉温养,又在其上画以巫族符文,遂成一法宝。


  •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