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mín

化民


拼音huà mín
注音ㄏㄨㄚˋ ㄇㄧㄣˊ


词语解释

化民huà mín

  1. 教化百姓。

引证解释

  1. 教化百姓。

    《礼记·学记》:“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汉•王充 《论衡·效力》:“化民须礼义,礼义须文章。行有餘力,则以学文。”
    明•王守仁 《传习录》卷三:“若后世作乐,只是做词调,於民俗风化,絶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

国语辞典

化民huà mín

  1. 教化人民。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汉·王充《论衡·效力》:「化民须礼义,礼义须文章。」

网络解释

化民

化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huà mín,释义为教化百姓。

分字解释


※ "化民"的意思解释、化民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化民造句


  • 1.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

    2.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发扬科学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和外来文化民族化。

    3.然欲以化民成俗,请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4.大斋节期前狂欢嘉年华在某些情况下标志着冬天的结束。该节日被写入历史和文化民间故事,本周末在世界各地拉开序幕。

    5.后僦居城北,屏仆从,杜私谒,兴学教士,禁*博,汰侈靡,化民易俗。

    6.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企图利用戏曲来作为他们巩固统治、奴化民众的工具。

    7.在百年师大赋中,赫然在目的一句话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8.“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

    9.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

    10.而设教兴学是化民成俗、巩固国家的百年大计,必须以养民为先,养之而后教之。

    11.以德治国包括行德政而治国和施德教而化民两个内涵。

    12.“固本”是强化根本,强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强化影视文化的民族之魂。

    13.强化民警意识,必须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并注重思想建设、制制建设、警风建设。

    14.应该说,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

    15.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

    16.要尽量消除研究生的防范意识和抵制意识,让其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教育,以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17.自三皇五帝一道仁风,直传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均以五伦八德治世化民,敦化美俗,可谓升平之世。

    18.华夏文明永记心,民放文化民族魂,清明寄祖好传统,感恩情怀天下知,文明寄祖清明时,先祖的伟大世人牢记,真情的传递思念的情,先祖精神满神州。

    19.据该社团负责人王彦君介绍,乡饮酒礼是一种古代学礼,每年仲冬都会邀请乡里各路贤人,举行非常隆重的仪式,以示对知识、人才的尊重,有劝化民风的作用。

    20.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周朝,天子和国君们尚能允许民间以诗讽谏,并派出官员观采民风以化民俗,调查施政以证得失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