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

人马


拼音rén mă
注音ㄖㄣˊ ㄇㄚˇ

词性名词
繁体人馬

词语解释

人马rén mǎ

  1. 全部兵力。

    两军人马杂遝。——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全部人马已安全渡江。

    forces;

  2. 指军队,泛指某集体的成员。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troops;

引证解释

  1. 传说中的水中怪物。一本作“马人”。

    晋•崔豹 《古今注·鱼虫》:“人马,有鳞甲,如大鲤鱼,但手足耳目鼻与人不异耳。见人良久乃入水中。”

  2. 人与马。多指军队。

    《吴子·治兵》:“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絶人马之力。”
    汉•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飢。”
    《西游记》第六二回:“二位长老既不用人马,可用兵器?”

  3. 泛指为达到某一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人众。

    郁达夫 《西游日录》:“到了此地,我们的一批人马,已成了扇子画上的人物了。”

  4. 指某个组织的成员。

    张重光 《坐写字间的人》一:“粉碎‘四人帮’后,宣传处的人马几乎全换了。”

国语辞典

人马rén mǎ

  1. 人和马。

    《文选·曹丕·苦寒行》:「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2. 泛指兵马、军队。

    《三国志·卷五一·吴书·宗室传·孙韶传》:「权问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众寡。」
    《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降。」

  3. 传说中的水中怪物。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鱼虫》:「人马,有鳞甲如大鳞鱼。」

网络解释

人马 (词语概念)

人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 rén mǎ,指军队,泛指某集体的成员。出自晋·崔豹 《古今注·鱼虫》:“人马,有鳞甲,如大鲤鱼,但手足耳目鼻与人不异耳。见人良久乃入水中。”一本作“ 马人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及在登莱,毛帅盛自诩满浦昌城之捷,用兵不满千,不遗一矢,伏炮机发,使□自践藉,人马腾踏死者四、五万。公(袁可立)心疑之。”。

分字解释


※ "人马"的意思解释、人马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人马造句


  • 1.此次离开裕丰投奔搜房,曾宪勇带走了裕丰地产其中6家分店的全班人马。

    2.路上虽横着桐城武家数十骑人马,可这三人自视甚高,目无下尘,径直向南已走了三步。

    3.鄂大人,我们人马不过数千,夹在四万叛军之中,要救诸罗不是披麻救火吗?

    4.赵大帅回电让齐集资州的巡防营,分一半增援威远,所以卑职就只带了五营人马来简阳。

    5.周瑜智短,刘备无谋,若在此处埋伏下一对人马,此刻我们人累马乏,只能束手就毙。

    6.见此情形,几位师傅分成三路人马,其中一人负责关闭截门,一位师傅开始寻找管道漏点,还有两位师傅挽起裤腿,拿起了屋里的簸箕和大红塑料盆,帮着大妈扫水。

    7.黄沙之中,一队人马不快不慢的朝前行进,一辆沙陀车压后。

    8.行则载辎重器甲,止则为营,挂搭如城垒,人马不能近;遇敌又可以御箭簇。

    9.出了洛阳,行无一箭之地,但见尘头蔽日,金鼓喧天,无限人马来到。

    10.今魏延不遵丞相遗语,自提本部人马,先入汉中,放火烧断栈道,欲劫丞相灵车,谋为不轨。

    11.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12.李忠、周通两位头领,俗话说‘哀兵必胜’,这次我要你们整顿人马,下山迎敌,愿意否?

    13.少时,师退,昂然下殿,乘车出内,前遮后拥,不下数千人马。

    14.走了几里路,此时天渐渐亮了,转过一山头,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约摸三四千的人马到来。

    15.正拿这个祖宗没办法,外面一阵骚乱,一队人马不当不正地停在了小院门口。

    16.十几万人马列于阵前,旌旗蔽天,日月无光。

    17.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大雾中误走到杨昂寨前。

    18.两派人马分开站,泾渭分明,互相都觉得不可思议,微博上也因此“炸”了一整天!而各路的解读看着高端,其实又让人云里雾里。

    19.不谷封宋义为上将军,直接统领原吕青、吕臣、项羽属下和除武安侯刘邦以外的其他所有人马,尊号为冠于诸军之上的‘卿子冠军’(7)。

    20.杨采妮、彭于晏、李治廷、马伊琍等原班人马悉数归队,文咏珊、杨祐宁、张国柱新加盟。


  •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