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造句


1.君臣之间,也应仿效这种关系,而不能一味不负责任地赞同君王,“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2.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3.自古君臣有别,铁龙城本该将自己与唐林等人请到王爷府,但是铁补天料到乌山等人的到来,早安排好了一切,这份情意,着实让人感动。

4.这个尽管放心,经过孤家多年苦心经营,我大周如今已是物阜民丰,积累之丰富,足以让商廷君臣心动!

5.司马孚看重君臣大义,不屑于宗族小义,所以后世对司马氏家族多有贬损,唯对司马孚赞美有加。

6.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罗贯中 

7.既然这样,那就作壁上观好了,渔翁得利!傲世血骨看了看四周,低声道:“你们几个,等下死了跑过来先别复活,免得剑戏君臣这个杂碎偷袭。

8.汉武帝以后,汉王朝对匈奴实行了较为宽松的“羁縻”政策,汉匈双方虽有君臣名分,实为兄弟之国。

9.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杜甫 

10.即是君臣又是挚友,江东双杰,周郎与孙郎,总角相交,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11.如果在几年前,江东人会为刘表之死而额首相庆,上街载歌载舞,而今天,虽然刘表之死依旧使江东君臣暗自欢喜,但这种欢喜不会表面化了.

12.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

13.若理穷力屈,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

14.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15.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

16.八月,渊使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解围却兵,当君臣面缚。

17.伍未央一阵不快,怅惘不已,心中想道,“现在君臣有别,我伍未央心知不可能成为你的男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你保住皇权吧。

18.是微如蜂蚁,尚知有君臣,毒如蛇虎,尚不忘恩报,而腼然人面,直匪类之不若也。

19.同历国难、同行军伍、同为囚友、同受膻腥之苦——如此君臣谁可离间?忠勇丁一长在帝心;厄难处,英雄只。

20.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21.见爱卡伦如此恭敬,老爷子虽然感觉备受重视,但毕竟对方是君他是臣,君臣之礼不可废,所以也连忙向爱卡伦请罪道。

22.汉文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后世帝王不能笃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谄谀,莫肯厘正。

23.顾雍被紧赶慢赶的御医们架走,吾桀寸步不离的紧跟在后,大殿中只剩下孙权与步骘君臣二人四目相对,心中翻腾个不停。

24.生当唐玄宗与唐肃宗之世的王维,虽然与玄宗、肃宗父子均具君臣关系,但这两位皇帝对待王维的态度却是颇有区别的。

25.近臣领命问之,农人对曰:“君臣别途,各安其事,何劳问焉!”。

26.各药之间君臣分明,共奉舒肝解郁、结消肿之功效,既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又符合西医理论.

27.赵关张及武侯之後,先後殉国,一时君臣相得之雅。

28.礼即长幼尊卑等差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0.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31.至于先天之罡星,与本来主人相亲相爱,君臣一心,并行不悖。

3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 

33.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

34.汉钟离和韩湘子一直居住在东海蓬莱仙岛,虽说同是三界之仙,却不曾在天庭任职,但两位仙家倒也非常谦逊的以君臣之礼相见。

35.镇戌溃而土崩,禁旅颓而瓦解,君臣相顾而穷迫,父子乃谋乎遁逃。

36.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7.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8.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荒之心。

39.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

40.让宰夫和大夫去周旋揖让,不仅没有了君臣无别的顾忌,而且可以使国君和卿得到解脱,坐观其成,欢聚燕饮。

41.演膝行而进,跪于帐下,告曰:“愿太尉息雷霆之怒,克日先送世子公孙修为质当,然后君臣自缚来降。

42.肝胆相照,君臣共分秋月。意气相投,兄弟共坐春风。烽火戏诸侯 

43.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苏轼 

44.民知畏法,而无礼义;于是中圣乃设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

45.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46.师赞见此情状,知机识窍,拊掌扬袖,亢声奋语曰:云龙风虎,天作之合,君臣得遇,大事谐和矣。

47.君臣一梦,千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48.俄国自攻克土耳其后,财殚力竭,雅不欲再启衅端,加以圣明俯纳臣言,解放崇厚,以解其疑,办各案以杜其口,故其君臣悦服,修好输诚。

49.‘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

50.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51.半年后,公元960年大年初一,后周君臣正在庆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国与北汉联军入侵的紧急战报。

52.所以吴起说“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53.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

54.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

55.假托神道以遁身,超然物外以君臣相残,韩信之死,可以略窥张良之神算也。

56.宜辅以正道,劝以义方,辑睦我君臣,协和我兄弟,勿令自致嫌疑。

57.灯影闪烁的军帐里,君不君臣不臣,一个个神头鬼脸静悄悄地进行着秘密勾当。

58.从明世宗与张璁等君臣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嘉靖八年以前,皇帝上衣下裳之制的衮服仍在服用,且嘉靖初年的衮服仍在沿用着永乐三年所定的“玄衣八章”。

59.如果势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方好见先帝于地下!奈何遽欲出降呢?

60.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61.“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62.愿陛下纳君臣金石之言,保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63.如果知道艰难而君臣兢兢业业地工作,国家就一定会兴旺发达,这不近于一言兴邦了吗?

64.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65.天地昭昭,如斯之悦,何物已覆,锦匿甚多,吾心所望,乞君怜之,如应吾心,愿为君臣……甘为汝摘花,甘为汝盘发,甘为汝……覆天下。沧海·镜 

66.张叔夜是从东宫出去的人,赵桓作太子时,张叔夜身为太子左庶子,君臣朝夕相对,讲古论今,吟诗唱和,极为相得。

67.一生忠良耿性在,母亲平素所知,况我父与当今义属君臣,承情姻娅之谊,君臣一心一。

68.农家比较单纯,主要是倡导“君臣并耕”、“播百谷,勤农桑,以足衣足食”。

69.贵君臣失和,黎庶涂炭,甚为不美。

70.原因就在于,“孔学”的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和“克已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效忠皇帝,甘做顺民。

71.如果对臣不给脸色,不加恩礼,追问细小过失,还希望君臣同德一心,关系融洽,是很困难的(《贞观政要集校》卷十《论慎终》)。

72.由答拜之礼可以引申到君臣之道,就是《燕义》所说的‘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

73.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74.在封建社会中,君臣定分,廉远堂高,等级制度是极为森严的。

75.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76.事情不成,所有罪名,全赖在贤弟身上,与他无涉,我等虽是草寇,也该知个君臣父子,天理人情。

77.诸侯未会集,君臣未和,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囟囟,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

78.“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等。

79.你既是读书人,理应熟知君臣父子之道,岂可煽动百姓,作乱犯上?

80.唉,还不是那件传闻,惹得我们君臣几个夜不成寐啊。

81.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雠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82.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

83.下面就这“君臣佐使”四位一体疗法做一个简单介绍。

84.学道五十载,得享神仙名,隐士姜尚之名,终是传到文王姬昌的耳朵里,八十子牙逢明主,这一番君臣际遇,开创了此后万世君臣楷模……

85.他们只知君君臣臣,打恭作揖,只会侈谈仁义,玩弄骗术;却不识贤能,不会用人。

86.自古以来君臣上下争权谋利,有智者劳心劳肺,无智者当牛做马任人宰割,强吃弱,弱逼抢,官官相护。

87.你再不欠我,我也尽还你知遇之恩,相救之情,君臣之义。你我情义两绝,死后若还有天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亦永不要再见。墨舞碧歌 

88.我恐怕左右有野心的人乘机作乱,就常常以君臣能够始终共享苦乐祸福的人非常微少的道理进谏,但谏书的稿子经常被烧了,故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

89.我们以往多从的角度来理解杯酒释兵权的奥妙,君臣双方不用刀兵相向,一切都在不言中。

90.“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

91.张唐英从唐代君臣言行的细节入手,揭发出许多潜伏在历史中恶人恶行,实现他撰写此书时欲图挞伐昏君奸臣的初衷。

92.《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

93.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

94.听说医家配药除了讲究君臣佐使外,还需要一味药引子。

95.此次相逢,君臣逆位;不问战事,只谈恋爱!花香蘑菇 

96.然当今天下,君臣竟相奢豪,铺张富丽,而政事苛杂,已积民怨,各方英雄处身草莽,纷纷思动。

97.当时正是大唐开国之初,无论君臣,都在拼命地抖擞精神,就像我们这里评定职称之前一样。

98.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99.艾受命忘身,束马县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100.艾受命忘身,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 "君臣"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