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造句


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2.鲍照文中意象表现出来的悲美源于他知与行、进与退的矛盾。

3.鲍照诗文内外意结合,其内在的“壮”与“悲”表现于丰富多彩的意象,形成奇崛诡异之美。

4.鲍照对意象的构结也独具特色,适度的反理性、非常规的陌生化手法使意象充满活力。

5.汤惠休与鲍照的诗风主要表现在“俗”上,诗歌趋向俗化,更接近于大众。

6.鲍照诗文内外意结合,其内在的“壮”与“悲”表现于丰富多彩的意象(造 句 网),形成奇崛诡异之美。

7.第三章,鲍照雅俗兼具之诗歌风格的启示,他对当朝后世文人诗歌的深远影响,以及他的诗史意义。

8.鲍照具有强烈的功名进取之心,而一介文学侍从的特殊身份又使其艳情乐府诗歌蕴含了异常复杂的文化心态。

9.而整个乐府文学的规律性的特征,是鲍照乐府雅俗兼具风格的根源。

10.他奇怪的是李白有旷世无二的才华,超过了鲍照、何逊、阴铿,也不亚于他最佩服的庾信,却并不把诗当回事儿。

11.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鲍照 

12.鲍照认为,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而颜诗如铺锦列绣,雕绘满眼。

13.在六朝诗人中,鲍照对杜甫的影响仅次于庚信。

14.鲍照不仅学习了楚辞的语汇,化用了了楚辞的句意。

15.有两晋思想家鲍敬言、西汉大臣鲍宣、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等等。

16.谢灵运和鲍照分属于南朝社会中士族与素族不同的两极,对于建安文学的关注自然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17.鲍照是试验和创作古绝句的急先锋,在句式上开了唐人绝句的先河。

18.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 

19.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换了今天的说法,就是“十五十六时,千里与君同”。

20.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歎複坐愁。鲍照 

21.本文即尝试从乐府诗传统及乐府文化的角度入手,去探究鲍照乐府雅俗兼具风格的的产生渊源,深刻内涵及深远影响。

22.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 

23.宁作野中之双凫,不作云间之别鹤。鲍照 

24.荆州治中宗景、土人姚俭等勒兵入城,杀道宪、预、记室参军鲍照,劫掠府库,无复孑遗,执子顼以降。

25.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 

26.第二章:从对鲍照诗风的继承与变革入手,主要论述沈约对文学俗化的倡导。

27.文化视野为本文提供了更开阔的研究视角,而我们则需要不断开拓视野,从多方面对鲍照乐府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8.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 


※ "鲍照"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