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造句


1.灾荒和战乱,成为明清之际章回小说表现的一个重要的时代主题。

2.粮食是个宝,人人少不了。无粮生存难,生命无保障。世界耕地少,灾荒年年见。今不珍惜粮,来日饿肚肠。世界粮食日,愿你珍惜每一粒粮食!

3.对育婴堂、河工、灾荒赈济等地方公益事业的资助等方面,同时,盐商也成为“地方”的代表,进行着宗族建设和地方社会建设。

4.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穷凶极恶的“石壕吏”。[造 句 网]

5.此外,风暴、冰雹、海潮、蝗虫、疾疫、地震等自然灾害也经常造成灾荒.

6.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穷凶极恶的“石壕吏”。

7.他继承祖辈回馈家乡的策略,通过各种善举,捐赋税,救灾荒,修桥铺路,维持了徐家乐善好施的名声。

8.“丁丑灾荒酷虐特甚……盖由州县官绅奉行不善……或侵吞赈款,饱其私囊。

9.最近,灾荒连连,盗贼频发,放在家中的东西一转眼就被人顺走了,有人甚至大白天明火执仗的强抢。

10.大吃大喝顾眼前,省吃俭用度灾荒。

11.家有余粮不着急,灾荒面前不发愁;国有资源国强盛,恐慌焦虑不会有。勤俭节约走坦途,奢侈浪费到尽头。世界勤俭日,愿你未雨绸缪,拒绝浪费,勤俭持家!

12.土地富饶粮丰产,百姓个个笑开颜。灾荒年月不用愁,仓里粮食万万千。祖祖辈辈多辛苦,开垦荒地成良田。后代子孙怎能忘,破坏耕地建房产?全国土地日,大力宣传,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3.过去,每遇到灾荒,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14.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这不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造 句 网)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15.维让生母郑氏捐银20万两,赈济山西灾荒,获钦赐匾额“积善余庆”。

16.一粒米并不多,人人节约可解难,灾荒年月保平安;一滴水似无用,人人节约可成河,浇灌田地解干渴。世界勤俭日,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17.广州的老城区实在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圈圈,各种各样各个时代的老建筑穿越了战火灾荒和动荡的岁月疏疏落落散布其中,犹如一家店面很小摆满精品的瓷器铺。

18.西汉末年,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发生大灾荒,诸城的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他们因用赤色染眉做标识,故称“赤眉军”。

19.而对于庶民,虽然不至于被买来买去,可面对繁重的兵役,沉重的赋税,年成好或许还能混个温饱,遇到战争年灾荒年,只有流离失所到处乞讨。

20.很久以前山里频频发生瘟疫灾荒,民不聊生。

21.细问之下,得知后生因乡下灾荒,到省城投亲不遇又钱银耗尽,饥饿难忍才入来意欲偷食。

22.崇祯年间,中原地区连年灾荒,野无青草、十室九空,老百姓无以为生,靠吃树根、观音土度日,甚至出现了骨肉相残的悲剧。

23.再加上连年人祸兵乱、自然灾荒,百姓痛苦不堪走投无路,纷纷揭杆起义,江山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24.这些年,朝庭横征暴敛,又连年灾荒,马邑早已是饿莩遍野。

25.那年灾荒,父亲去世了,我们生活无着,只好到大户人家打杂,讨一点残羹冷炙勉强度日。

26.三年灾荒挡不住,刘*席说放开肚子吃饭,甩开膀子干活。

27.灾荒年月,饿死的黔首成千上万.

28.每逢灾荒之年,那些官绅奸商便趁火打劫,大发横财[造 句 网]。

29.灾荒年景,一些慈善机构总要向遭难的农民进行施舍。

30.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

31.清初流民潮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灾荒饥馑与兵燹。

32.中国灾荒史上饥饿的灾民常常易子而食,形成震撼人心的灾荒食人文化,但却反映出极度饥饿状态下远古食人的本能重新显现,或者是食人的返祖现象。

33.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作战,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双方的民众。

34.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日常饮食、时节饮食、婚丧宴饮、灾荒年间的饮食、饮食禁忌五个方面来论述清代陕北地区的饮食状况。

35.这一带村庄水旱频仍,年年闹灾荒。

36.白色的黏土层就是过去老百姓灾荒年吃的观音土,当地人叫‘料僵石’。

37.降及东汉后期,兵连祸结,灾荒并臻,人民颠沛流离,正统气运已竭,由盛而衰,诗歌亦随之呈现出新的面貌。

38.他回乡不久,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当年只是以教拳、行医为生,家里无寸土之地,加之连连灾荒,自己仍以走江湖为生。

39.勤俭节约是美德,艰苦朴素好传统,一滴水源不算多,积少成多能乘船,一粒粮食不起眼,汇集起来无灾荒,世界勤俭日,节俭从一点一滴做起,愿勤俭持家,幸福生活万年长!

40.王少农父亲早年在简阳县平泉区供销合作社工作,从事万斤红苕、双季稻的培育,后在全省推广,在大灾荒年月救活了不少人。

41.开国初始,赵国南部常有战乱,厢军协同禁军防守护城,招募之人多是灾荒饥民、配军罪犯,待得天下太平,厢军待遇更有提升,诸多贫农纷纷入伍。

42.世界灾荒频频发,地震水患干旱灾。饥民温饱需救济,粮食此时最重要。解救生命危难中,身体健康搞自救。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爱心献,全球人民更和谐。

43.读一读嗟来之食有一年,齐国遭受大灾荒,饥民遍野。

44.清朝虽然有一套较为严密的灾荒救济制度,但在战争年代,必然无力施行,而且相当多的乡贤在战乱中往往自顾不暇,其救济能力自然也会降低。

45.世界粮食很紧缺,地震旱涝灾难多。饥寒裸露度灾荒,妇孺童叟举步坚。珍惜粮食援灾民,地球人类是一家。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献爱心,环球兄妹民族情。

46.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这不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47.这几个商人遇到灾荒不但没有助人,反而趁火打劫,大发国难财。

48.每逢灾荒之年,那些官绅奸商便趁火打劫,大发横财。


※ "灾荒"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