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造句


1.晋献公担虑公族中多有重耳、夷吾之党,他日必会阻梗奚齐继位,于是下令驱散群公子。

2.申生死后,骊姬又诬陷夷吾是同谋,吓得二公子重耳逃往蒲城,夷吾逃往屈城,加强防备,严阵以待。

3.一道不徐不缓的声音响起在叶重耳际,声音清朗圆润,不瘟不火。

4.其后屡经迁徙,至李重耳时居赵郡(郡治为今石家庄北的正定)昭庆县(今隆尧县人),为李渊始祖。

5.提到重耳的例子,还因为《左传》载楚成王所言“广而俭”和《老子》书中的“俭故能广”只是语序略有变化,趣旨完全相同。

6.临死前他打发儿子把重耳他们送到楚国去,让他们借助楚成王的力量复国。

7.大王,公子重耳认为您为人大度,能以礼待人,所以公子重耳才来投奔您。

8.一心开疆拓土的楚成王以诸侯之礼待他,并且承诺帮助重耳得到晋国的王位。

9.晋献公同时也是一个好内多宠的君主,晚年宠信妃子骊姬,欲废嫡立庶,逼死太子申生,又逼走了重耳和夷吾。

10.什么是“士”?什么是“士”的精神?是田横墓前自刎的五百条汉子。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是把大腿肉送给重耳的介子推。还是把自己项上人头当礼物的樊于期。孔二狗 

11.即位之后,重耳对支持者大加封赏,却忘记了介子退.

12.楚成王还开玩笑似的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未来的晋文公端的可爱,张口就说打仗,说以后两国若要开练,晋国会退避三舍。

13.重耳做公子时曾流亡楚国,为感谢楚成王对他的款待,便留下信言说,倘若将来他能回国而遭遇晋楚两国交战,一定让晋军退避九十里,以谢今日收留之情。

14.我们已经观察到严重耳部感染发病率的下降,例如:儿童和成*患肺炎链球菌性脑脊膜炎发病率的下降以及儿童发生频繁耳部感染人数的减少。

15.惊悟后的重耳派遣使者前往迎之,子推坚拒不出。

16.其后封豕长蛇,荐食上国,继以子朝之乱,皆因重耳之盟,保大朝之宗祧,垂中兴于简册。

17.而根据史料分析,介子推似乎最为突出的是为了公子重耳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耿耿忠心。

18.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19.重耳一行人弃马步行至蒲津渡,再到河南省灵宝县北,转而沿黄河西岸北上至白狄,终于逃出了晋国的危险境地。

20.郤缺的父亲郤芮是晋惠公时期的重臣,郤芮一直反对和阻挠晋文公重耳回国,并设计纵火烧死重耳,没料到重耳事先得到了消息,躲过此劫。

21.颠颉跟随姬重耳流亡列国十九年,功劳很大,偶尔有小过尚且受到如此严厉的刑罚,何况我们哪?从此人人畏刑守法。

22.颠颉跟随姬重耳流亡列国十九年,功劳很大,现在偶尔有小过尚且受到如此严厉的刑罚,何况我们哪?从此人人畏刑守法。

23.有‘小重耳’之称的秦献公可不简单,流亡魏国二十年,却能抓住时机一举复位,励精图治、十年生聚教养,让秦国有了夺回河西失地的实力。

24.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退避三舍。

25.没想到这把火却将介子推烧死,重耳悲痛万分,命人砍下尚未烧尽的树根做了一双木屐,穿在脚下不时哀呼“足下”。


※ "重耳"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