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论造句


1.鉴于这是一个有待努力开垦之新领域,我们力求稳当立论、有所创新。

2.于此,史迹昭彰斑斑可考,本文于此立论。

3.他的“资本论”也是首尾一贯的根据那“在今日社会组织下的资本阶级与工人阶级,被放在不得不仇视、不得不冲突的关系上”的思想立论。

4.所以中医治疗消渴病常以“三消”立论。

5.立论依据不严谨与毫无同情的臆测指谪,这是引起民众反感的原因。

6.持环境论的学者,有时针对“枢轴时代”发生的社会经济变化立论,去解释当时的思想钜变。

7.九渊觉得,论辩之初,尽管朱熹未臻“无我”之境,自己却更粗心浮气,多亏祖谦“调娱其间,有功于斯道”,但他对自身立论却执之弥坚。

8.这些得奖作品之所以立论深邃,说服力强,同作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善于在引经据典、谈天说地中就事论理、就实论虚不无关系。

9.第三部分逮捕证明程序以审查批捕程序的诉讼化改造为立论基础。

10.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立论基础的虚假性和实践模式的空泛性,导致这些缺陷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关系逻辑。

11.这篇文章立论新颖,行文却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12.譬如,在指导思想上,有些人坚持“今文经学”的史学观点,或摆脱不了“影射史学”的思路,喜欢先拿今天的眼光和需要立论,再到历史资料中去找根据,作出论证。

13.他企图用叠床架屋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立论空洞的毛病。

14.就像黄庭坚评苏东坡书法所说的,“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锡瑞先生的学问和书艺,不以工拙立论,而皆在雅俗之间。

15.没有人知道现在的想法是否正确,因为我们无法验证现在,要待过去了,再回头看,才能立论。所以,假如现在有冲动想做的,最好还是不顾一切去做比较好,不然会后悔。素黑 

16.诸说虽立论有别,然总归其要,则均主气化自然、无为而成之论,此为魏晋气学理论之主要特色。

17.彼些年的时候,江湖里鼎鼎大名的高手几乎都是南朝人,不论是江苏的铁笔公子范如柳,还是创立论剑山庄庄主封不平,皆是南朝那边的好汉。

18.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19.而《天圆地方的联想》和《方而不割》两篇文章,却从更高一个层面上谈为人方正不阿但不可机械死板,方圆结合,刚柔相济才是完美境界,这是立论的思辩。

20.要言不烦、立论明确的文章,现在已愈来愈难见到了。

21.河流故道,可复不可复,尚不暇辩;据国计民生上立论,府库日虚,司农仰屋,若再兴大工,尤恐支绌!是顾及国计。

22.可见,白氏虽从维护朝廷纲纪立论,其落脚点仍在于关心民瘼。

23.他的演说立论正确,证据充足,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24.提倡尊孔崇儒、施行礼法之治,基本加以否定,显然失于偏颇;新著则肯定了这些举措对于淳厚风俗、发展教育、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立论更加平允。

25.因为即使在这篇文章中我已引用不少图表,我还是希望能够有整季的资料做立论根据,我才会比较安心。

26.第四章探讨宋代“系官田产”中“亲邻关系”的变化,从产权关系与亲邻关系相互影响的角度立论。

27.但是也有人主张这样的做法也是必要的,因为不破不立,先破了大家的观点,然后给别人立论就打下了基础。

28.这篇文章立论精辟,有不少真知灼见,确实发人深思。

29.以沦陷区为立论中心,同时对比参照国统区与解放区,从战争这个女性文学书写的语境出发探讨它对女性文学特质的推进与遮蔽。

30.从稿件的选题与立论、稿件的取材与立据及稿件的写作与论证三个层面探讨了编辑评判稿件的标准,分析了学术论文的品质要素。

31.在我的研究中,立论和反驳都十分容易,因为我只是在回答自己,而不是真正的对手。

32.研究题材著重在编制幼儿运动能力测验方法的立论基础。

33.身为研习司法的学者,面对张立勇法官的上门道歉和沈德咏法官的功过立论,我深感惊诧、恕难苟同。

34.借由强调当中你同意的事项来传达你对他们观点的认同。然后再技巧地,谦恭地反驳他们的立论。


※ "立论"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