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造句


1.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2.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3.康熙十一年北游晤见名宿,孙奇逢九十一岁,孙承泽八十岁,王崇简七十一岁,阎尔梅七十岁,顾炎武六十岁。

4.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

5.康熙初,顾炎武以唐开成石经校明北监本‘十三经‘,发现《仪礼》一脱误最多,他在《九经误字》中曾详加胪列。

6.明代杨慎的《丹铅杂录》和清代顾炎武的《唐韵正》也持相同看法。

7.史载顾炎武其貌不扬,“双瞳子,右目微眇,”但是才气不凡,生性耿介。

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 

9.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10.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11.赵先生一向为人看作史学界中的理论派,其实,就其顾炎武研究看,他对史料可信度的要求,绝非一般搞理论的可及。

12.只是顾炎武这一支是旁支,而顾炎武又不在本家,而是从小过继给了叔父婶娘,被未婚丧夫、守望门寡的婶娘王氏从小抚养带大的。

13.顾炎武“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平时出门,“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若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炉,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14.明末清初,汉学的开山祖顾炎武针对王学末流“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空疏学风,曾经提出了一个“经学即理学”的重要命题。

15.顾炎武为了探索经国济民之道,跋山涉水,调查研究,作了大量笔录,孜孜以求,直到“死而后已”。

16.顾炎武在其《广师》中说“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17.孟子讲“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士,自古迄今,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18.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

19.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顾炎武 

20.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21.李长庚认真钻研了许慎、徐锴、顾炎武、朱骏声等人的文字、音韵、训古专著,结合语用学和语义学的观点,全方位地对现代汉字进行了分析研究。

22.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23.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24.无论是王冕的僧寺夜读,还是顾炎武的手不释卷,无论是任末的好学勤记,还是王充的市肆博览。每当读到他们的事迹,我们的心灵总会被震憾,他们将学习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他们也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25.“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北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朝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6.比如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而顾祖禹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又参考了他的前辈顾炎武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 "顾炎武"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