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拳更兼整风之下,民心或有昂奋,官意难免怵惕。
2.面对惊心动魄的腐败,你不心惊肉跳?不是笔者心率过速,而是腐败着实令民怵惕!本贴于。
3.人也一样,不怵惕,不慎独,思想、精神、行为等也会招惹尘埃,需要“洗洗澡”。
4.孟子说,人见到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个恻隐之心是毫无功利色彩的,是“仁之端”,同理,人们看到老人家跌倒流血,也会有恻隐之心。
5.他举例说,人乍见小孩要掉进井里,那一刻,皆会有“怵惕恻隐之心”。
6.徐仲佳指出,常人的“怵惕恻隐之心”可以使人偶为一善,而像李昌女这样的善始善终却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7.孟子说,“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看见小孩落水,即便不是自家孩子,也会有不忍之心。
8.朱元璋这一招儿虽说过于残忍,但也确实收到了实效,当时那些“公务员”们终日胆战心惊、怵惕无时者,即使吃了豹子胆,恐怕也不敢再顶风作案了。
9.她稍有怵惕,但很快平静如初,会意地微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就大步朝菜市场方向走去。
10.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指出每个人对他人的无辜受难均有同情心,正是人本性善良的表现。
11.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怵惕"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