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造句


1.现在的皇帝是周太祖的长孙郭显荣,年号明轩,已经在位25年了。

2.为什么有的瓷器上面有年号款,有的没有呢?

3.银锭上面均刻有提调官、催办官、银库官、炉户、银匠等人的名字和年号,这对研究元代银矿及税课来说极为难得,在国内属首次发现。

4.选择这块石坪作为凿刻经文的地点,足够大书特书一笔,可又没有刻完,不记姓名、年号,一行行的成了一个个未了的千古绝唱。

5.省博工作人员介绍,“龙凤”是元朝末年起义者韩林儿的年号,朱元璋当年是其属下吴王,龙凤年号前后使用了仅12年。

6.76岁的武则天吃了耗巨资研制出的长生药之后长出了新眉毛,于是改年号为“久视”;皇帝、皇后、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号被称为尊号。

7.而且,190年正旦改元初平,初平以后还有个兴平,然后才到建安年号。

8.这一年号取自中国古籍《易经》“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随着皇权的确立,国家神道被前所未有的强化。

9.观北方终不能守盟,今日之计,朝廷承汉四百之际,应东南之运,宜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

10.道光爷已于去年正月丙午日驾崩了,咸丰爷于同月已未日继位,到了今年才改年号咸丰。

11.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12.1868年,日本睦仁天皇以一句《易经》“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开始了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发”口号下的维新改革。

13.康德是溥仪在满州国第二个年号。

14.十二月,太子赵桓(钦宗)即位,改明年年号为靖康。

15.十三年正月,筑坛场于河间乐寿界中,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署置官属。

16.太皇太后笑道:“行了,别得了便宜卖乖,你儿子当皇帝,你还不乐意啊,明年他生出来,咱们就改元,你说年号叫什么好?”。

17.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命年仅4岁的载湉继清文宗为子,次年嗣承皇位,年号光绪。

18.在滇东北贵昆铁路线上,活跃着一群年轻人,他们是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五四青年号”机车青年包乘组的火车司机。

19.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

20.南宋嘉定十年,当时的昆山县东境春申,安亭,临江,平乐,醋塘5个乡析出置县,以年号“嘉定”作为县名。

21.等到陈友谅已灭,张士诚垂亡,朱元璋亟待建立帝王霸业,若继续使用龙凤年号,对自己的发展不利。

22.除对满清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

23.隆平四十二年末,齐太后与瑞王逼宫大成,是以,先帝驾崩,瑞王继位,改年号承德,史称弘帝。

24.回到客栈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包袱接着烛光检查偷回来的银元宝,经过一查果不其然每个银元宝上均刻着大明元宝四个大字,在这四个大字两侧刻着年号制地。

25.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太阳系星球装饰图设计,并刊国名、年号.

26.两枚一模一样的2005年号码8个“8”的100元钞,没有“出生纸”的能值10000元,而有“出生纸”的价格能达到15000元。

27.“大安”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公元1085年至1094年,处于辽代晚期,这对于判定该建筑始建年代具有重要价值。

28.饱经忧患的沂王朱见深继承了皇位,改年号成化,成为大明王朝第八位皇帝.

29.而汉室宗亲刘备在曹魏篡位之后称帝续炎汉大统,改年号章武,孙权降魏受九锡,但后称帝,国号吴。

30.公元1916年10月7日,刘通长子刘瑾即位,改年号永德。

31.咸丰死后由皇子载淳即位,拟定年号为祺祥,并以八大臣顾命。

32.单纯从年号上看,名正言顺的三国时代开始于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刘协,三国各自称帝称王。

33.这个花叔叔是我爸爸的结义兄弟,当年号称‘箭不虚发’,是个神射手。

34.对历史还算有些了解的柴遇知道,这个年号是宋徽宗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共七年,此后就传给他的儿子钦宗了。

35.今天,我们庆祝一个特殊的新年,它的年号不同凡响,是2000年.

36.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

37.今天,我们庆祝的是一个重要的新年,它的年号不同凡响,是2000年。

38.美梦成真,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自强不息,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39.一切都一成不变。任何时候、任何年月、任何时代,事物的发展方式都如出一辙。变的只是年号,只是交椅上的面孔。这种无聊至极的破烂音乐哪个时代都存在过,且将继续存在下去,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村上春树 

40.顽民起应明者自号义兵,用永历年号。

41.隆安元年,圭破慕容宝于中山,遂有并州,僭称魏,年号天赐。

42.根据史料记载,嗣圣元年(684年),武后临朝称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两字作年号。

43.在盛行以干支纪年的当时,公私书牍,诗文写作,凡要落款的,除年号外,就用干支,干支观念,比今人强得多,是错不了的。

44.《万寿道藏》长达五千多卷,刻印需时,而政和年号只维持了八年(纪元一一一一年至一一一八年),故书成时该已是政和末年或以後。


※ "年号"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