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瑾造句


1.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南怀瑾 

2.另外南怀瑾大师对这个话的解释是这样的,他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凡是能够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且又有上进心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

3.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南怀瑾 

4.踩着王泽鉴的脚跟,看了遍司法教材,然后脑子里装着其他一大堆路遥北岛南怀瑾黄仁宇张五常,司考竟逍遥通过了,有点云里雾里。

5.*弯学者南怀瑾著述等身,就在于他进行的是一种贯通式研究。

6.翰墨遄飞,渊薮文明,尚周礼而惟信;见贤思齐,握瑜怀瑾,齐修身而躬行;正气风清,传递爱心,襄长福而太平;国学孝经,流芳润德,筑和谐而长兴!

7.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南怀瑾 

8.他引用南怀瑾的话说,儒家是粮食店,非吃不可;道家是药店,有病找它;佛家是百货公司,万类纷陈,各归其所。

9.殿下怀瑾握瑜,披肝沥胆,老臣岂有不知之礼。

10.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南怀瑾 

11.谭景伟开始阅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并对传统经典《论语》《资治通鉴》《易经杂说》等产生兴趣。

12.*弯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13.据南小舜向法院递交的诉状显示,南怀瑾于2012年9月辞世,生前著有《论语别裁》、《孟子别通》等70余部作品。

14.他记得,引入南怀瑾的第一本书《论语别裁》出版后,很多高层领导争相购买。

15.第一个把我引到《论语》里面的,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16.一位朋友见他精神萎靡,就送他一本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著作《论语别裁》。

17.话说咱们东海,十年风惊云歇,二十年潜流激涌,出了一位妖气俊朗鹤立鸡群的爷们,这爷们怀瑾握瑜疏财仗义,更是潇洒不羁一代风流。

18.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南怀瑾 

19.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南怀瑾 

20.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南怀瑾 

21.深谋远虑天家子,怀瑾握瑜市井人。

22.而在《论语别裁》中,*弯学者南怀瑾则表示:孔子说女子与小人最难办了,对她太爱护了,太好了她就恃宠而骄,搞得你啼笑皆非,动辄得咎。

23.放学回家后,孙晓晓会接着读经典、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读爸爸书架上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直到晚上10点睡觉。

24.可偏偏,母亲苏白氏与胞姐苏怀瑜硬是拘着苏怀瑾,说什么都不让她跨出房门一步,只让她安心休养,生怕她又旧病复发或是落下病根。

25.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上,纪宝成曾转赠南怀瑾的话鼓励首届学生的同时也是自勉,“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皆当付之一笑,不足论也。

26.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南怀瑾 

27.1、你们打坐时,有的人不是会乱摇吗?只要你把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气就不会乱跑了。2、所以学密宗的讲,由喉轮到心轮的脉打通的人,妄念就不来了,忧愁烦恼自然就去掉了。南怀瑾 

28.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南怀瑾 

29.齐怀瑾再一次从司凤歌手中接过茶,茶杯换成了粉青釉的小杯,龟裂也几分漂亮。

30.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南怀瑾 

31.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肉体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南怀瑾 

32.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南怀瑾 

33.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加强思想修养,怀瑾握瑜,应是我们每个中学生的努力目标。

34.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去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南怀瑾 

35.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南怀瑾 

36.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南怀瑾 


※ "怀瑾"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