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学造句


1.这些“小人物”,就是作者说的“老实人”;他们做事讲良心,不曲学阿世,但品德却成了负担。

2.安徽桐城人,生于重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毕业。

3.陈平原《学者应拒绝曲学阿世》一文写道:保持学者良知,是治学第一律令,学者见了领导,千万别激动,要不卑不亢,好话歹话都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4.用政客的阴谋经营学问,必然会曲学阿世;用市侩的伎俩从事艺术,必然会出卖艺术。

5.刚直不阿,定为当道所不容;曲学阿世,则为后世所不齿。

6.她11岁去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舞蹈系读书,考上国戏,在李法曾和赵敏芬两位老师的启蒙下,走上演艺道路。

7.容庚教授生平为人不曲学阿世,不随风俯仰,是那一代学人思想和人格的精髓。

8.这就是他晚年在给蒋秉南先生赠序中所讲的“贬斥势利,尊崇气节”,以及绝不“侮食自矜,曲学阿世”。

9.全国解放后,上海成立戏曲学校和京昆剧团,培养昆曲新人,举办昆剧观摩演出,使得昆曲这一古典艺术得以传承。

10.礼部尚书李时柔和善逢,猾狡多智,南京礼部尚书黄绾曲学阿世,虚谈眩人,谕德彭泽夤缘改秩,躐玷清华,皆阴厚于璁而阳附于萼者也。

11.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商鞅 

12.倘若材料俱在,明知不实,仍然为了什么“经济利益”而曲为之辩,那就是曲学阿世,跌破学者的底线,要误入歧途了。

13.倘若明知材料不实,仍然为了什么“经济利益”而曲为之辩,那就是曲学阿世,跌破学者的底线,要误入歧途了。

14.宁波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都市新甬剧《典妻》,日前荣获由中国戏曲学会颁发的“中国戏曲学会奖”。

15.乐府学本有专门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构成了完整的中国音乐文学史学,然而学界对乐府学的关注却远远不够。

16.曲学研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兴盛的局面。

17.虽无系统的曲论著作留世,但在多篇散文中透露出自己的曲学心得,论及戏曲的地位、功能及价值,较为全面地表达了自己对戏曲创作所持有的观点。

18.本报讯(记者张航)中国戏曲学院日前发布,2014年表演专业招生新增扬剧、河南曲剧、吉剧三个戏曲剧种。

19.上海市戏曲学校首届昆曲班毕业,工花旦.

20.上海戏曲学校首届昆剧班毕业女小生.

21.每天都有新的慈济歌曲学,在永兴热食供应点,小朋友越来越多。

22.施一向尊重知识分子与社会运动人士,对墙头草或曲学阿世的学者,施从不正眼对待他们,尤其对当权者过分恭维的假道学,向来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

23.10月20日,模特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美容时尚周“蝉衣曲裳”专场表演中,演绎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创造的时尚戏曲人物造型。

24.严老先生告诉笔者,建德在建国后并没有婺剧团,直到1962年,应建德县政府的要求,浙江省戏曲学校婺剧班56名同学集体支援建德,给建德带来了一个新婺剧团。

25.了不起就是汉代的独尊儒术,但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批判以儒学为控制手段的公孙弘是“曲学阿世”。

26.通过附中6年的作曲学习,从写作艺术歌曲到钢琴曲,从弦乐二重奏、三重奏再写到管弦乐、钢琴与打击乐七重奏,思琳从中一直在摸索写作技巧。

27.若隐居求志,行义达道;穷达一辙,不以曲学阿世;遭乱际变,守节奉义;生死一致,不以患难易操。

28.沈宠绥是明代最重要的曲学理论家之一,是继魏良辅之后又一个曲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29.达此境界,就能做到诚实不欺,敢讲真话,不媚上谄下、弄虚作假;坚守操守,不曲学阿世、随波逐流;以诚待人,不矫揉造作、口是心非。

30.文化人不仅不为“比较浅”的观点惶恐,甚至还故意“曲学阿世,虚谈眩人”——这一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令人不耻的文人品行,如今竟承衣钵者众。

31.文化人不仅不为“比较浅”的观点惶恐,甚至还故意“曲学阿世,虚谈眩人”——这一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令人不耻的文人品行,如今竟衣钵者众。

32.“不媚时、不曲学阿世、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33.知识分子的立身之本是“学问”,其堕落方式就是所谓的“曲学阿世”。

34.好在我著书立说的时期,武侠小说研究还没成为时尚,不至于被指为‘曲学阿世’。

35.晚明是中国古代曲学发展的转折关键期,繁复驳杂多有创新是其总体特征.

36.在他们生前,不求声名显赫,也不会曲学阿世,只是甘为人梯的平民学者。

37.2004年7月1日,中国戏曲学会在宁波举行颁奖仪式,授予据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甬剧《典妻》“中国戏曲学会奖”。


※ "曲学"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