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辞造句


1.《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六册页14,科学出版社,1957年。

2.6月16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近日,49岁的泰州市高港区副区长徐绍文辞去所有职务。

3.其五岳、四渎宜遵修之处,但俎豆牲牢,祝嘏文辞,旧章靡记。

4.它的文辞优美,但因为它的解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评,所以一般读者不易读懂。

5.曾文正公又有与陈宝箴太守论文书,此文收入王先谦的续古文辞类纂中。

6.词圣苏轼的一生是辉煌的,他为官仁政爱民,有志于“尊主泽民”,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为文自由奔放,坚持“文辞甚朴,无所藻饰”的文风,深受人们喜爱。

7.王安石文辞闳富,世少伦比,四方土大夫素所推服。

8.文辞优美,行文自然,感情真挚,形象生动。

9.他的来信情真意切,文辞优美,恰当地夹杂着当时流行的汪国真的诗句。

10.烈王草此檄文,文辞激烈,数骂我为贼,不留余地,必是激我之怒,却命李郎来下书,分明欲害足下。

11.荻生徂徕是日本江户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古文辞家,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汉语教育家。

12.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

13.严几道“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意谓对原著读得滚瓜烂熟,直至深明作者用意,才以他独特的雅典文辞、雕琢骈丽笔法译出。

14.班婕妤贤才通达,所作之赋,文辞哀楚凄丽,千百年来被传诵不绝。

15.累累硕果,从《甲骨文字研究》到《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就是在那里完成的,有的是在那里初版印行的。

16.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李蕴熟读了许多诸如《殷墟卜辞综述》、《两周金文辞大系》等专著,这使得他对甲骨文的认识更加深入。

17.夫人自幼与姜维定亲,且文辞藻丽、书法隽美,武艺不下乃父。

18.就语言论,文辞清丽,音韵疏亮,是陆赋语言的基本风格。

19.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

20.似乎他们手里的书不是经书制艺,而是剧本,正在请品戏玩角的秀才相公指点文辞。

21.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22.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庆殊命,参起居;延之与同府王参军俱奉使至洛阳,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

23.属辞比事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

24.他老爹见了他的判决书,文辞如老吏断狱,大惊。

25.学术界相传,1958年,郭的煌煌大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在国内刊行,从稿费中提取500元汇交容庚,以作为归还20多年前容庚为其预支《大系》的版税。

26.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27.花十块钱买碗花茶,找一处空位坐下,听着铿锵的川剧锣鼓,品着文辞优美的唱词,不曾想就迷了进去,到今天已经十年。

28.悬挂于廊柱之上、多为全国各地关帝庙所赠的118副楹联,工整、对仗,文辞优美,琅琅上口,堪称经典。

29.作为召唤师,一飞听到我这么说,很惊喜的问我,完全不像是吃饭前卖弄文辞的墨客骚人,身子狠狠地向我的方向挪动,生怕我的说的话他听不清楚。

30.其论道傅会文辞,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31.我说了你是文辞比陆游差,思想和他一样,意境和陆游一样忧国忧民,**,你看完贴才骂好不,直接一个维护*制的大帽子就扣上来。

32.语句含蓄言理深,文辞优美律韵寻。抑扬顿挫诵顺口【造 句 网】,听之顺耳振精神。

33.非也!在下观此书,文辞博奥,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34.语句含蓄言理深,文辞优美律韵寻。抑扬顿挫诵顺口,听之顺耳振精神。

35.三是一些将士战死后,社会各界所写的挽联、悼词,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有拱璧之贵。

36.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汉大赋以其宏大的构架、靡丽的文辞、豪迈的笔调著称。

37.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官员们,喜欢用“时文”来做记录,但这种文辞优美、立意深刻却拖沓冗长的记录方式,让习惯了数据与逻辑的外国负责人十分头疼。

38.国学名篇,不只是文辞优美动人,统领这一切的,还有其立意的高远。

39.文辞犹金石也,志识炉锤也。章学诚 

40.这篇文章一针见血,而且文辞相当优美。

41.文辞托江山,笔下有刀锋。易之 

42.藏头诗:齐心协力创文明,聚仁义忠始于行;文辞诗赋赞和谐,明理尚德铸本真;举荐善良助人乐,手牵手坚守诚信;传承孝慈家和睦,情系中华正气扬!

43.道理正确,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景,能说服人;文辞简洁精练,才显得优美。

44.族谱本增加了多出夹批,对记事文辞予以点评。

45.巴蜀鬼才魏明伦在“榕树下”为潘金莲正名,文辞优美又不缺“文以载道”的思想。

46.今天下太平,兆民乐业,朕下诏求贤: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荐京。

47.广东高考作文一出,一群“有才”的网友也跃跃欲试,与考生一同来写“微作文”,其中更不乏文辞优美的“牛人”写手。

48.书籍千千万,最爱修身书。正气自古有,仁爱典籍出。中华传懿德,冰心在玉壶。篇篇文辞美,字字皆珍珠。文明似泉水,泉水永不枯!

49.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

50.他的文辞是松风水月之清艳,但他的译文,神旨毕肖,却因他的遣词风格,深深打上他性格的烙印。

51.这首诗文辞华美,烂若披锦。

52.真正使曹植名垂竹帛、流芳后世的,是他的诗文辞赋。

53.因此他将自己对时局的观察与市井小民的心声发而为文,不仅篇篇切中时弊,发人深省,且文辞温厚,洞烛机先,充满救世自任的情怀,读来令人低回不已。

54.秋瑾之言语文词,见诸报章者不一而足,其文辞何等雄厉,其言语何等痛快,而今读其供词,言语支离,情节乖异。

55.而今忽有供词,其可疑者一秋瑾之言语文词,见诸报章者不一而足,其文辞何等雄厉,其言语何等痛快,而今读其供词,言语支离,情节乖异。

56.读者也因此无法置身事外,观赏别人的喜剧与悲剧,读者会从存在文学的性文辞中,看见所有时代中人,包括自己的苦痛焦虑与绝望。

57.不写不代表我不会写,除去少数立意新颖、结构严谨、文辞优美的佳作之外,更多的是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良多。

58.从文学鉴赏角度而言,这篇“校歌未定稿”堪称文辞优美,器宇轩昂,用来作为大学校歌,已是难得佳作。

59.在笔札上写下言辞,虽然是各种文辞中的下品,但却是治理政事的要务。

60.书法作品应内容健康,文辞优美,体例纯正;合传统,合章法,合情性;不做作,不呆板,不狼藉;无俗气,无邪气,无戾气;如果是行草书,须有书卷气。

61.择郡国吏木讷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62.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强贵圆熟通达,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文辞最忌讳支离破碎,冗长繁杂,脱离中心。

63.修身养德以德服人,身体力行以义服人,律行律心以信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用心以诚服人,文辞含蓄以善服人,明理笃行以理服人,人必学之。

64.修身养气以德服人,身体力行以正服人,严行律心以信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用心以诚服人,文辞含蓄以善服人,明理笃行以理服人,人人学之。

65.没有太过华丽的文辞藻饰去点缀,也没有太过豪华的阵容,但是,激情逬发,热烈奔放。

66.呜呼!吾师讲义理学,宗尚考据,治古文辞,谋国之忠,知人之明,昭如日月。

67.我常感到,最理想的著述应当是文献学与文艺学的高度结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亦即考据、义理均详且精,再加以文辞优美,即清儒所标举之高境。

68.写作书信时应当条达舒畅来显示气势,无拘束地说出自己的情怀,书信往来写得文辞明显、从容自然,也是心声的交流啊!

69.不但容貌体态风流可人,文辞修养更是上佳,出道后很快便受到很多墨客骚人的追捧。

70.后代的作家,力求华丽的文辞,放弃实用的美德。

71.读大学期间,买不起的书,诸如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等,他就一本本地抄录下来。

72.上海古籍书店有郭沫若编著的《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就花了两个月的工资将这套绸面精装书邮购回家。

73.一词,郭沫若亦曾断定正是指活凤凰(《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74.在史籍中,可发现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

75.这些信件与那些文辞雕琢过的散文体自传在其本质上是不同的。

76.这首诗文辞优美,雍容典雅,赢得大家的好评。


※ "文辞"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