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未冬初,农村的妇女都兴做布鞋,搓麻绳,纳鞋底,妈妈希望我学,可是我坚决不学,我说社会进步了,我以后买鞋穿,妈妈无可奈何。
2.麻经过泡又搓成麻绳,细的麻绳绱鞋纳鞋底用,剩下的麻秆就当柴火烧了。
3.至于编柳筐、纳鞋底这些技能,生活水平提高也就没有实用性了,所以我觉得失传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4.爆米花、糖人儿、面人儿、剃头、纳鞋……这些老手艺还有多少能在街头看到?微薄的利润,游商的性质,都导致了他们无法继续生存和延续。
5.她宁愿坐在墙角落呆呆地看奶奶眯缝着浑浊的双眼一针复一线地纳鞋底,也不愿和父母一起坐在舒适的大凉椅上看电视。
6.垫鞋底的布,可用自家编织的土布、破被夹里、破棉毛衫、疏松的“洋”布;不可用“卡其”、“的确凉”、丝绸之类,不然纳鞋底时针易折断。
7.早春,地里的庄稼活儿还不太忙,母亲闲着的时候,就做一些针线活儿,比如纳鞋垫。
8.及至院子里挂满了湿漉漉的衣服,屋内饭香也是扑鼻而来,她才有闲情逸致坐在一张椅子上开始新的思索,然而手里仍旧忙活着纳鞋底子。
9.院中至今保留的三口大灶,便是当时用来传授厨艺的“教具”,而裁衣服、纳鞋底这样的针线课,也不可少。
10.纳鞋底,一针一线,密不透风。
11.既当爹又当妈的他,为了儿子健康成长,不仅要种地操持家务,而且还学会了打毛衣、纳鞋垫,在面塑手艺上更是精益求精。
※ "纳鞋"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