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造句


1.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庄子 

2.天下苍生何轨则?三般法度礼义廉。

3.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王符 

4.文明之本,忠孝礼义;文明之首,爱家爱国;文明之实,甘于奉献;文明之真,仁爱友善;文明之心,学而不倦;文明之德,律己宽人!

5.腰挺坚贞脊梁,胸怀忠孝礼义,脸带亲善和蔼,手扶孤寡老弱,肩担社会责任,迈开文明步伐,意气风发向前,共迎美好明天。

6.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

7.以宽仁礼义待人,则必以倾心悦服报之;以狂悖骄横虐人,则必以众叛亲离贻之。

8.恨怨悲苦憎怒嗔,仁爱慈孝礼义廉。是故恨人所以得仁,无爱者必无怨,不慈者必无悲。孝而有苦,憎后耻来,义自怒生,怜人心嗔。夹天地七大苦,破人情七大爱。遂舍善恶之心,得称剑神。孙晓 

9.四肢发达、勇力无比而不知礼义者,在射礼中将无所措手足。

10.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

11.’‘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12.儒家向来重“礼”,强调“不知礼,无以立”“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13.“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引。淮南子 

14.练习者也学习一些跆拳道基本原理,例如:“礼义廉耻,克己复礼,百折不屈”。

15.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做人要以礼义交际,以廉耻律己!

16.宏运庆万礼大用守真源忠信怀仁德礼义学道先。

17.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18.民知畏法,而无礼义;于是中圣乃设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

19.俗语说:"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可谓一语破的。

20.沿袭优良家风,世代和睦相处“久伯崇尚守,世大乐雍熙,有缘生贵子,积累造洪基,礼义传先盛,忠清裕后绵……”这是徐氏族谱上记载之世系。

21.中华文明源远长,忠孝礼义代代扬。尊师重教敏于学,勤俭图强兴龙邦。团结友爱心宽广,社会责任共担当。传承清风扬正气,伟大复兴更荣昌。

22.盛世开新景,文明吹神州。人人勤律己,品自德中求。身修通礼义,善怀天道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3.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24.行藏出入礼义恭言必忠良信必从此格推来礼义通,一身福禄用无穷。

25.肥婆!!你鼻子下面哪个是化粪池吗??说出来的话全是在喷粪,你父母就没有教过你礼义廉耻吗?

26.现在竟然还有脸来问她有没有礼义廉耻。

27.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德治礼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28.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29.,下联本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却少了耻,该是“无耻”。

30.你们这些世俗虚伪之人,整天满口仁义道德,我看你死到临头还有什么礼义廉耻可言!再不说,即可便让你死在那剧毒之下!

31.当然,古代的愚忠、愚孝等封建糟粕,应该被扔进历史垃圾堆,但一个官员需要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尽孝,对百姓讲信用,讲诚信,也要懂得礼义廉耻。

32.韩雪儿走在这样的大街上,很是头疼,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出身豪门的她,自幼接受的都是中规中矩,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教育。

33.现在的人们大多利益熏心,或急功近利,在这样的大环境的影响下,早便忘记祖宗们流传下来的礼义廉耻。

34.华夏五千文明史,瑰宝难书若星辰;济弱扶伤善之本,敬老慈幼德为根;明礼守法笑声多,三省吾身日日新;礼义廉耻修身勤,律己诚信文明人。

35.之意,又表示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规范。

36.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37.中国有句古话,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刚才我们谈论这张支票的时候你的脸红了,说明你还有廉耻心,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这个解释你满意吗?

38.儒家思想也提倡礼义廉耻,这种思想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东方社会根深蒂固。

39.一个人要懂得礼义廉耻。

40.她这种人连礼义廉耻都不顾,还要脸面干什么?

41.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42.儿童节将到,父亲节接踵而来。在缅怀父亲的同时想对说: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43.踏实勤恳工作,奉献青春年华。勇于开拓创新,吐露奋进芳华。奉献温暖爱心,闪耀炽热光华。崇尚忠孝礼义,天地徳厚物华。胸怀鸿鹄大志,共兴文明中华。

44.礼义者,国之基也,而权利者,政之残也。

45.自古做人有忠孝节悌礼义廉耻八节之说,做人而不懂羞耻,从来为人所不齿,被呼之为“忘八”。

46.有些人提倡礼义廉耻,自己的所作所为却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47.塞外荒丘,土鞑回番族类稠,形容如猪狗,性心似马牛,嘻嘻推个球,哈哈拍会手,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因此上把礼义廉耻一笔勾。

48.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在现代社会中礼尚往来也是社会交际的常识。

49.中华文明百世芳,仁孝礼义千秋倡。勇于律己有容量,反复修身品德高。国学经典日温习,崇尚和谐扬正气。人生应求有担当,仰俯天地心无愧!

50.自兹密迩京邑,时纵寇掠,虽每遣行人,来修旧好,玉帛才至于上国,烽燧已及于近郊,背惠食言,不顾礼义,即可知也。

51.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大臣也。

52.贪之甚,甚昏蔽而忘礼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5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而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5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55.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做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56.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57.我们国家一向坚持原则,讲求信用,平等待人,历来被誉为礼义之邦。

58.荀子主张以德修身,正己兼人;以礼行政,尚贤推德;礼法相辅,正理平治,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59.以道德自我约束的方式,从源头上弘扬核心价值观,使其具象化、制度化,能促使人们明定是非善恶、礼义廉耻、珠规玉矩,弥补法律功能上的空缺。

60.端正品,秉正徳,承正气,当讲仁礼义智信,弘扬民族浩然气。举大旗,擂大鼓,颂大风,无论东西南北中,唱响华夏文明风。

61.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义、智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提倡心平气和、中庸之道。

62.什么?做人要讲究礼义廉耻,还要忠孝两全?要有诚信有道义,还要善于奉献于众人,护卫国家,忠诚于家庭?做人也未免忒麻烦了!

63.一个处处讲求时效,口口声声争第一的社会,留给学生多少消化吸收礼义廉耻的空间?

64.相传造于紫阳山,能照天地礼义廉耻四维,据记载,当年黄河里有鼈尸兴风作浪,覆没船只,秦王就命人就此镜悬于河口,并派兵看守。

65.孝悌廉耻,忠信礼义,诗书典章,字词段句,孜孜不倦,勤恳授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节日来临,更加想念。学子四方,祝福送上,愿您幸福,万寿无疆。

66.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

67.中国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礼义治国,注重现实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强调以法治国、法律主治。

68.爹爹常说,华下天府是文化礼义之邦,王道教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仁义和爱。

69.特别是陈氏对子女儿孙的家教极为严格,认认真真地读书,规规矩矩地做人,礼义廉耻,温良恭让,都是基本的家教。

7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

71.人性本恶,一切礼义不外化性起伪,相信每一个在军中日久的统军将领对于这一先贤之语,都自是深有体悟。

72.然而,人的先天恶性可以通过“化性起伪”即后天的礼义教化、法规约束使之弃恶从善。

73.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 

74.可是你今天你身上穿戴着衣冠,高坐谈论着礼义,讲尽了五常的道理,说遍了百行的要旨,即使是人世间的圣贤豪杰也有些不如你,更不必说江河中的鳞介之类了。

75.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76.自古以来,中国的“美”基于儒家思想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追求感情与理性调和。

77.孔子说自暴自弃就是说话不遵守礼义,自己残害自己。

78.而大大都人,祖国旧君之思仍缭绕脑际,忠孝节义如如坐针毡,礼义廉耻似骨鲠喉,民族意识难以消弭。

79.自古人皆言御夷无上策,大要修明礼义,忠义之气为根本者,大率空言无补也。


※ "礼义"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