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造句


1.古者,贤王明民之德,尽民之善,故无废德,无间民,赏无所生,罚无所试。

2.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

3.“宋德隆胜,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夫子两人出,而有接乎孟子之传,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旨灿然复明于世。

4.君勿恶焉,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刖跪者辞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

5.古者圣人作易,固有开物成务之德,然亦更需自强不息,方为知易。

6.古者春振旅,夏茇舍,秋治兵,冬大阅,皆于农隙以讲事,大司马教战之法,大宗伯大田之礼,细论周制,大抵军旅之政,六卿无有不总之者。

7.古者帝王混一,止乎中原,四夷不治,惟殿下之祖宗,四海内外,殊方异类,尽为土强,亘古所无。

8.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9.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於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

10.古者一相,专任贤也,今宰执员多,政出多门,转相疑忌,请损之。

11.古者戌军,三年不兴,覩民之劳也;上下相报若此,和之至也。得意则恺歌,示喜也。偃伯灵台,答民之劳,示休也。

12.昔者吾先君桓公,明君也,而管仲贤相也。夫以贤相佐明君,而东门防全也。古者不为,殆有为也。

13.能开前人未有之先河,别出机杼,自成一体,流传千古者,皆为大宗师。

14.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程颢 

15.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16.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17.夫从南历时而不反谓之流,从下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从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18.彼蒙古者,率兽食人,茹毛饮血,无伦无礼,蛮夷之部落尔。

19.南宋续述的蒙古帝国彼蒙古者,率兽食人,茹毛饮血,无伦无礼,蛮夷之部落尔。

20.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21.古者,以仁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於战,不出於仁也。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22.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23.是以古者尚力务本而种树繁,躬耕趣时而衣食足,虽累凶年而人不病也。

24.夫礼缘人情而立制,因时事而为范。变古者未必是,循旧者不足多也。

25.他说:古者学校选举之法,始于乡党而达于国都,教之以德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

26.从“古者诗三千余篇”到“三百五篇”,是一个在自然选择淘汰与人工整理双重作用下的层层递减的历史过程,不存在十去其九式的一蹴而就的情况。

27.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28.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

29.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30.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

31.回家。一次回归就是一种人生的表达,就是一次生命的跨越。蜿蜒的回家路穿过历史云烟在我眼前延伸,看得见古者今人在这路上踽踽独行,滚打爬摸,在他们眼中回家之路比蜀道还难。


※ "古者"造句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