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木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xiǔ mù nán diāo朽木难彫 |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 |
yī cǎo fù mù依草附木 |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
rén fēi cǎo mù人非草木 | 见“人非木石”。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
shi yú lín mù池鱼林木 |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
mù mù gǒng yǐ墓木拱矣 |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 《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
mù diāo ní sù木雕泥塑 |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
wáng yuán huò mù亡猿祸木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
xiǔ mù zhī cái朽木之才 | 朽木:腐烂的木头。像烂木头的人才。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的人。 | 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 |
gǔ mù cān tiān古木参天 |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
cǎo mù xiāo shū草木萧疏 |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 《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
mù yàn zhī jiān木雁之间 | 指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比喻才能或水平中等。 |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
mù niú liú mǎ木牛流马 | 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
fēi wǎ bá mù蜚瓦拔木 | 形容风力迅猛。 |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余乡常有飓风,但初来声势颇恶,与三州不异,人家即曰:‘报起矣!’有顷则亦蜚瓦拔木,无所不至。” |
kū mù xiǔ zhū枯木朽株 | 朽:腐烂。株:露出地面的树桩。枯朽的树木。比喻老弱无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 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
ní sù mù diāo泥塑木雕 | 用泥土塑造、木头雕刻的偶像。比喻人的动作及神情呆板。 |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四折:“城隍也是泥塑木雕的,有甚么灵感在那里。” |
pán mù xiǔ zhū盘木朽株 | 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 | 《后汉书 循史传 孟尝》:“盘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 |
yuán kǒng fāng mù圆孔方木 |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若将有限心识作无限中用,如将方木逗圆孔。” |
tiě xīn mù cháng铁心木肠 | 见“铁心石肠”。 |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
kū zhū xiǔ mù枯株朽木 | 比喻无用的人或物。 | 宋 陈亮《又癸卯秋书》:“如亮已为枯株朽木,与一世并无所关涉,惟于秘书,不敢不致其区区耳。” |
míng yú qiáo mù鸣于乔木 |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fēng mù zhī sī风木之思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 |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 |
shēn fēi mù shí身非木石 |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
duàn mù jué dì断木掘地 | 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 | 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
kū mù zài shēng枯木再生 |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 宋 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晋书 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mù xiǔ bù diāo木朽不雕 | 朽:烂;雕:雕刻。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不可造就。 | 《九州春秋》:“夫木朽不雕,世衰难佐,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雕画朽败之木,犹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
mù běn shuǐ yuán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
xià qiáo mù rù yōu gǔ下乔木入幽谷 | 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mù qiáng shǎo wén木强少文 | 木强:性格质直刚强;少文:礼节少。形容为人质朴倔强,不讲文采和礼教。 |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汉祖所任用者,上自萧何、曹参,其下至于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婴之徒,大抵木强少文,不识利害。” |
huà dì kè mù画地刻木 | 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 《梁书 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 |
mù zhí zhòng shéng木直中绳 | 中: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 战国·赵·荀况《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fēng mù tàn风木叹 | 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
mù jī yǎng dào木鸡养到 |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mù huài shān tuí木坏山颓 |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03首:“今年闻委化之信,凡在士林,靡不异声同叹……有如木坏山颓。” |
yī sī bù xiàn,dān mù bù lín一丝不线,单木不林 | 一根丝不能织成线,一棵树不能形成林。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事。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这福儿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也觉读的慢懈。” |
dà xīng tǔ mù大兴土木 | 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 《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
xiǔ zhū kū mù朽株枯木 | 同“枯木朽株”。 | 宋·陆游《忽得京书有感》诗:“白发苍颜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
mù shí xīn cháng木石心肠 |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 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
má mù bù rén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
wáng yuán zāi mù亡猿灾木 | 见“亡猿祸木”。 | 清·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覆鹿遗蕉,亡猿灾木,非敌非寇,自倾自覆。” |
yú mù nǎo ké榆木脑壳 |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 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
xiǔ mù fèn qiáng朽木粪墙 |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dú mù nán zhī独木难支 |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将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
fēng mù zhī bēi风木之悲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的悲伤。 |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fēng mù hán bēi风木含悲 |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rén fēi mù shí人非木石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
mù rén shí xīn木人石心 |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 《晋书 隐逸传 夏统》:“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
zhǎn mù wéi bīng,jiē gān wéi q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兵:兵器;揭:举。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 | 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tǔ mù xíng hái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
xiǔ mù bù diāo朽木不雕 |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mù yǐ chéng zhōu木已成舟 | 木头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据你说来,则木已成舟,实难挽回了?” |
yí huā jiē mù移花接木 | 把某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换真欺骗他人。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
mù tóu mù nǎo木头木脑 | 形容呆板、迟钝 | 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
shēn jiāng jiù mù身将就木 | 将:快要;就:趋,进;木;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礼义廉耻,直至身将就木,还遗命叫儿子薄殡殓,勿治丧,勿礼忏。” |
qìng shān cǎi mù罄山采木 | 罄:完,尽。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比喻残酷剥削。 | 《旧五代史·唐书·张延朗传》:“若使罄山采木,竭泽求渔,则地官之教化不行,国本之伤残益甚,取怨黔首,是黩皇风。” |
shān tuí mù huài山颓木坏 | 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 《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zhǒng mù yǐ gǒng冢木已拱 | 比喻老死多年。 | 《毂梁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泰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范宁注:“子之辈皆已老死矣……言其老无知。” |
zhàng tóu mù ǒu杖头木偶 |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 |
dāi ruò mù jī呆若木鸡 |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kū mù sǐ huī枯木死灰 |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 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mù gěng zhī huàn木梗之患 | 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
míng yàn zhí mù鸣雁直木 |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梁书·袁昂传》:“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 |
qiān yú qiáo mù迁于乔木 | 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cǎo yī mù shí草衣木食 |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yī mù nán fú一木难扶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巨闻:‘大厦将倾,一木难扶。’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 |
rén fēi tǔ mù人非土木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 |
yuán mù jǐng zhěn圆木警枕 |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 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
yī cǎo yī mù一草一木 |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
yī mù pò tiān一木破天 | 指时机尚未成熟。比喻谋逆未成。 | |
cǎo mù zhī wēi草木知威 |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
gù jiā qiáo mù故家乔木 |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
jīn kǒu mù shé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
mù xiù yú lín,fēng bì cuī zh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秀:出众;摧:毁坏。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 |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zuān mù qǔ huǒ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
tóu mù bào qióng投木报琼 |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shéng jù mù duàn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kū mù féng chūn枯木逢春 | 枯:枯萎;木:树木;逢:遇上。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
rù mù sān fēn入木三分 |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shuǐ mù qīng huá水木清华 |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 晋 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zhǎn mù jiē gān斩木揭竿 | 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
zhǎn gān jiē mù斩竿揭木 | 犹言斩木揭竿。 | 清·褚人获《坚瓠补集·关社引》:“维兹六月,忽有斩竿揭木之事。” |
yuán mù qiú yú缘木求鱼 |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bā gōng cǎo mù八公草木 |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 《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yǔ cǎo mù tóng fǔ与草木同腐 | 腐:腐朽。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 宋·苏轼《太息送秦少章》:“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 |
cǎo mù yú fū草木愚夫 |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
yǔ cǎo mù jù fǔ与草木俱腐 | 腐:腐朽。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 | 《新唐书·高俭窦威传赞》:“古来贤豪,不遭兴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可胜咤哉!” |
cǎo mù jiē bīng草木皆兵 |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
cǎo mù jù xiǔ草木俱朽 |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
yǔ cǎo mù jù xiǔ与草木俱朽 |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 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 |
yī mù nán zhī一木难支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kū mù fā róng枯木发荣 | 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 三国·魏·曹植《七启》:“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
yǔ cǎo mù tóng xiǔ与草木同朽 |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
chù shí jué mù触石决木 | 比喻莽撞蛮干。 | 汉·扬雄《太玄·难》:“次八,触石决木,维折角。测曰:触石决木,非所治也。”范望注:“以弱治刚,故非所任也。” |
mù luò guī běn木落归本 | 犹言叶落归根。 |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
fú shí chén mù浮石沉木 | 见“浮石沉木”。 | 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
tǔ niú mù mǎ土牛木马 |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 《关尹子 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
mù xiǔ zhù shēng木朽蛀生 | 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