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35 个一什么一什么的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ī zì yī zhū一字一珠 |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 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
yī zhāo yī xī一朝一夕 | 一个早晨;一个傍晚。指很短的时间之内。 | 《周易 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
yī chéng yī lǚ一成一旅 | 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 |
yī zhāng yī chí一张一弛 | 张:紧张;拉紧弓弦;弛:松弛;放松弓弦。相传周文王和周武王处理政事像使用弓弩一样;有拉紧的时候;有放松的时候。用来比喻工作的紧松、生活的劳逸要合理安排;适当地调节。 | 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yī qín yī hè一琴一鹤 | 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 《宋史 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
yī wǔ yī shí一五一十 | 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
yī bù yī guǐ一步一鬼 | 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 汉·王充《论衡·订鬼》:“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
yī bēi yī xǐ一悲一喜 | 既悲伤又高兴。《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 《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
yī mǎ yī ān一马一鞍 |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也有个不同: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不辞非鸦非凤的,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只图一马一鞍的。” |
yī sī yī háo一丝一毫 |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毫:一厘的十分之一;丝:一毫的十分之一。 | 宋 欧阳修《会圣宫颂》:“而往惟寅,一毫一丝,给以县官,无取于民。” |
yī lín yī zhǎo一鳞一爪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ī xīn yī yì一心一意 |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yī bù yī qū一步一趋 |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 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
yī shāng yī yǒng一觞一咏 |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yī jǔ yī dòng一举一动 |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 | 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
yī lóng yī zhū一龙一猪 |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
yī cǎo yī mù一草一木 |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
yī dé yī xīn一德一心 | 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yī bǎn yī yǎn一板一眼 | 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
yī cháng yī duǎn一长一短 | 形容说话絮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
yī yán yī xíng一言一行 | 每句话,每个行动。 | 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
yī jiā yī huǒ一家一火 | 谓所有家当什物。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王媪嫁了马周,把自己一家一火,都搬到马家来了。” |
yī chàng yī hè一唱一和 | 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
yī diǎn yī dī一点一滴 | 形容微少零星。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
yī mú yī yàng一模一样 | 一个模样。指样子完全相同。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盖因各父母所生,千支万派,那能够一模一样的?” |
yī shēng yī shì一生一世 | 一辈子。 | 明 阮大铖《燕子笺 试窘》:“这样一撞,就撞着了,才使得。不然一生一世也只是这样嘴巴骨。” |
yī pēn yī xǐng一喷一醒 | 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 | 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
yī zì yī jù一字一句 |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 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
yī lóng yī shé一龙一蛇 |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yī bān yī bèi一班一辈 | 谓同等,不相上下。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当日你这厮诽谤朝廷,潜地奔逃,我这一班一辈的人,为你不知受过多少限责,你却躲在卖酒的李秀家里快活。” |
yī dān yī piáo一箪一瓢 |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yī nián yī dù一年一度 | 谓每年一次。 | 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
yī pín yī xiào一颦一笑 | 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
yī yuán yī huì一缘一会 | 谓有缘相合。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道:‘拜问娘子青春?’小妇人道:‘与官人一缘一会,奴家也是二十四岁。’” |
yī dā yī dàng一搭一档 | 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 周立波《夏天的晚上》:“两个朋友一搭一档的,说了许多挖苦这首歌的话,实际上是挖苦因为这首歌而惹起了伤感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