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和


拼音yì hé
注音一ˋ ㄏㄜˊ

繁体議和




※ "议和"的意思解释、议和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议和造句


  • 1.崇祯一直想着攘外必先安内,因此不惜暗中向清军行款(也就是议和),近日,行款之事,大臣已经略有所知,因此朝议沸腾,给他的压力也不小。

    2.孩子需要毫无顾虑的向父母寻求建议和指导,即使有些情况会让父母一方感到不舒服。

    3.后来,南北议和后,司法总长下野,梁漱溟也没有工作了,就想到湖南出家当和尚。

    4.绍兴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

    5.前后仅30天时间,该村就完成入户估评、签订折迁协议和整村拆除。

    6.时已遣宇文虚中为祈请使议和。

    7.事已难为陵化谷,棋犹不定鹳为鹅;书生慷慨空挥涕,朝士从容尚议和。

    8.当今,满朝上下,都言议和,只有寥寥几人坚决抗战,其中就有秦桧大人!

    9.但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们又去进攻金朝,屡次打败金兵,迫使金朝议和,防线内移,放弃克鲁伦河以北的土地。

    10.因为强调传统与人本,所以每次网球场上的改革都要引发漫长的争议和斗争,而自上世纪70年代抢七制被引进后,网球赛场就鲜见大的变动。

    11.1911年12月末,南北议和已长达1月之久。

    12.他利用签订协议和购买环卫用品、修车等职务便利,以开具燕山清洁队“大头小尾”发票等手段,贪污公款220万元。

    13.倘若不痛不痒,不让朝庭晓以利害,如何能让朝庭议和呢?

    14.高宗六年,在南宋已初步站稳脚跟,韩世忠在大仪、高邮大战中大破金军后,粘罕才不得不亲自找到王伦,坐下来谈起议和的具体条件,并让其回南宋商议。

    15.依公亮看来,不论图文此次打擂议和之举到底所图为何,我们都可静观其变,将机就计。

    16.1911年武昌起义,赵恒惕率广西学生军支援武汉,不久南北议和,即率部奉调南京。

    17.后王揖唐因南北议和滞留上海,找朋友规划建设,大家认为以“今传是楼”定名为宜,得到王揖唐的认可。

    18.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

    19.各分子支公司的党员干部还下到社区、职工和用户家中,倾听最基层群众对公司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依靠群众搜集到了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整改确定了方向。

    20.辽派特史持天祚帝书到金国都与女真议和,阿骨打复书要求辽军迁出黄龙府,黄龙府城归大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