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g

婆娘


拼音pó niáng
注音ㄆㄛˊ ㄋㄧㄤ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婆娘pó niáng

  1. 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

    young married woman;

翻译

  • 英语 woman (derog.)​
  • 法语 femme (péjoratif)​

引证解释

  1. 对妇女的通称。

    元•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劝普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般傍州例。”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二:“你又不是婆娘,你怎么晓得婆娘们的想头?”

  2. 妻子。

    元•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谁著你戯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
    淮剧《千里送京娘》:“昔日有个老 姜尚,八十以外娶婆娘。”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在 姚士杰 看来,土改以后 高增福 死婆娘,是老天替他报应。”

  3. 指女仆。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大獃的儿子、媳妇,一天要駡三场;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那日进房来搜,家人、婆娘又帮着,图出气。”

国语辞典

婆娘pó niáng

  1. 对妇人卑贱的称呼。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妇女曰娘》:「谓妇人之卑贱者,曰『某娘』,曰『几娘』。鄙之,曰『婆娘』。」
    《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张三亦是个酒色之徒,这事如何不晓得。因见这婆娘眉来眼去,十分有情,记在心里。」

网络解释

婆娘

婆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ó niáng,是方言,指对妇女的俗称,或称自己或他人的妻子,也指家里的女仆、女佣。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

分字解释


※ "婆娘"的意思解释、婆娘是什么意思由九书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婆娘造句


  • 1.不好意思啊,方老爷,您老今早才通知招人,小的今个天没亮就去了农田,这就没一下子晓得,晌午回村了婆娘才告诉小的。

    2.伟大的三讲教育,空前绝后的三讲教育都挽救不了你婆娘,你能挽救得了!真是的。

    3.反正没影的事经过这些婆娘捉风捕影地传播,也就好像成了真的。

    4.我懒得听你这婆娘在这里缠夹不清!

    5.好好好个屁,懒婆娘的裹脚,臭长臭长。

    6.那瞽叟听了心里很是高兴,一则儿子要到帝都去当官,毕竟是荣宗耀祖的大好事,二是省得婆娘整日里在家里生事,让他不得安生。

    7.同样是配偶,民间社会叫贱内、荆妇、糟糠、婆娘,或内人、内子,上流社会叫爱人、夫人、太太,到了顶层社会就叫王后、皇后、国母、第一夫人。

    8.苏州那姓王的恶婆娘干么自己不来跟我动手,却派你们这批奴才来跟我罗唣?

    9.如此这般,若不加以防备,就会落入写手圈套,其结果就像“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懒婆娘的裹脚布”,成为向不良文风“开炮”的对象。

    10.面面俱到、穿靴戴帽,生怕漏掉什么,其结果就像“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懒婆娘的裹脚布”,成为向不良文风“开炮”的对象。

    11.糖房里的老师傅说:“疯婆娘,转业军人,哪里还戴着五角星的。

    12.但正所谓宝刀赠烈士,美女赠英雄,我如今翻然悔悟,觉得以自己的本事还配不上自家的婆娘,不跟你争了,行不?

    13.“各位兄弟!黄金河、龙德明罪有应得,余者既往不咎,大家回家各安生理,照顾婆娘娃儿。

    14.年轻男子一听这话,再一想到家中的老娘和婆娘瘦的都不成个人样了,男人血性一下子涌了上来,一咬牙一狠心,也拿起了铲子开挖,不就是个大漂月亮么,能把我咋。

    15.我看你是挂牵着那个丑婆娘吧,她啊,脸已经被我刮花了,另外那几个也被打的只剩下半条命了。

    16.天师方才占尽上风,不免对这婆娘有些小瞧,此刻见她发散天花手法之妙、方位之准、射速之疾,自己实是瞠乎其后。

    17.好了!你说你一个大老爷们,比婆娘们还嘴碎!

    18.还以为你这贼婆娘就认得个钱呢,想不到你还真有把刷子。

    19.姜炳才的确火透了,婆娘娘家人大小来了二十多个,由她舅领着到村委讨说法,让他这个新上任的村长威信扫地不说,与华娘娘的事也弄得满村皆知。

    20.切,盖因那婆娘生得三分像人,七分似鬼,一副飞天夜叉的模样,看背影迷倒千军万马,猛回头吓退百万雄师,看见她我就过敏,根本就提不起兴趣。